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七届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评选 > 候选人

只要一气尚存,就要把村民带上致富路——范振喜

日期: 2008-12-23 16:22 作者: 来源:中国农村杂志社 【字体: 打印本页

  1987年,年仅25岁的复员军人被选为村支书,当时周台子村欠有8万元外债。村里穷,民心乱,告状不断。看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睛,他暗暗立誓:一定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20多年来,村里每次换届选举,他都以全票连选连任。他还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六大,被评为河北省劳模、省优秀共产党员。

  他就是河北滦平县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范振喜。

  上任伊始,他就盯上了群众看着不公、心里不忿的事。村里有8个矿点,都承包给了个人,其中就有他二哥。范振喜先从二哥入手,收回矿点,由村集体管理。他硬是把二哥矿点收回,因此村里每年增收10多万元。接着,他清理欠账,领着大伙栽果树、垒大坝、扩稻田,建浴盆厂,翻盖学校危房,周台子终于有了个样儿。

  正当范振喜干得起劲时,却不幸患了血癌。治病需要10万块钱,这对范振喜是个天文数字,他想都不敢想。乡亲们开始自发捐款。短短几天,全村人凑了10多万块钱。去北京做手术那天,几百人把范振喜送到村口,流着泪一遍遍地说:“你可回来啊!我们等着你。”曾说一辈子不认他的二哥,到医院给他献了骨髓。在死亡线上挣扎了4个多月后,他终于回到了乡亲们中间。

  病后的他说:“乡亲们救了我的命,不报答他们于心不安啊!”

  大病并未痊愈,他就坚持要上班。其父含泪劝他:“我知道你的心思,等过两三年身子骨结实了,再干也不迟啊!”他说:“我是您的儿子,更是乡亲们的儿子。乡亲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把大伙儿带上致富路。”

  他计划建个铁选厂,可村里没多少家底。他和班子成员商量后决定,以村干部个人名义向群众借钱建厂。不到半个月,借到了70多万元。建厂期间,他白天在村里忙乎,夜里在家里输液。村民们劝他歇歇,他说厂子投资100多万元,万一出个闪失,怎么对得起乡亲们?就这样,范振喜带领乡亲们苦干一年,当年收回百万元投资。之后,又一鼓作气,办起了果品加工、花炮、制砖等6个村办企业。

  周台子村迅速富裕起来了。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1987年的不足500元增长到了8000元,集体资产达到1.3亿元。如今的燕山脚下,滦河岸边,有一座由欧式建筑组成的村落,道路宽阔,店铺林立,这便是河北滦平县周台子村。周台子村去年实现工业产值3亿元,上缴税收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村里儿童享受免费教育,60岁以上老人享受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