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合作社管理有机菜赚钱
初秋时节,本该是拔棚歇棚的季节,但山东寿光市田柳村菜农田顺和的有机彩椒棚里却依然一派生机,1米多高的秧棵上挂满拳头大小的彩椒,绿色、黄色、红色……色彩斑斓,煞是好看。顺眼看去,棚顶罩着遮阳网,贴地面处拦着防虫网,棚里面还四处悬挂着粘虫板。“遮阳网是为了降低棚内温度,防虫网和粘虫板是为了防止病虫害的产生,这些可都有利于蔬菜的生长。”田顺和介绍说。
生产有机菜就这么简单?正在喷药的老田看出了我们的疑惑,笑了。他放下喷雾器,拿起地上装药的药瓶子,仰起头,咕嘟咕嘟喝了两口。“这可是秘密武器,它是我们基地用黄柏、苦参等中药自己熬制的,专门杀灭蚜虫和杀菌的,对人却没有一点伤害。”
他又拿起吊在铁丝上的记录本递给我们,记录本里上肥、喷药的时间、肥料药品名称、用量等一目了然。“你们看,这茬彩椒是3月份移的苗,上肥用的是干鸡粪和豆粕,打药喷的是壳寡糖,不含一点激素,这可都是严格规定的。基地上要求的项目非常多,可是规定得很详细,只要严格照办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今年47岁的田顺和,原先有十几年的蔬菜种植历史,2007年10月份,他加入了该市病虫害防治协会会长张砚祥创办的砚祥有机蔬菜合作社,这是寿光市规模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从成为合作社成员的那天起,他就成了周围菜农羡慕的对象。合作社对所有成员进行严格管理,与他们明确了权利和责任:合作社为社员统一提供种植及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指导,统一供肥供药,对社员的蔬菜按每斤高出市场价格0.1~0.5元进行收购,统一使用“砚祥有机蔬菜”品牌进行销售,年终按销售额的5%进行品牌红利返还。
为了加强管理,合作社定期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传授生产管理技术,让他们明确在生产有机蔬菜过程中哪些药可以用,哪些肥和药是绝对不能用的。同时,为严格管理,还对每个大棚进行统一编号,详细记录从种植到收获的每一个主要环节,特别是要详细记录使用农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时间,把所有的信息输入条形码,随蔬菜“走”到消费者那里,做到有据可查,便于追溯。
谈起种植有机蔬菜的效益,老田顿时眉飞色舞:“上个月,基地刚出口日本一家公司15吨彩椒,我自己卖了1600多斤,2元钱一斤,市场上每斤才卖七八毛钱,这一下子就多挣了2000元。”他掰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与以前传统种植相比,种植有机蔬菜效益高很多。投入比以前少了,在合作社的指导下进行管理,用不着多施肥打药,原先肥药一年能花3000元,现在2000元就够了。产出就更高了,产量比以前增加了13%以上。去年我收入4万多块钱,今年这一季还没种下来,估计怎么也得多出2万块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