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重庆贴近“三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农增收

日期: 2008-06-13 15:00 作者: 来源:重庆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后,尤其是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重庆市供销总社就朝着“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个大方向在继续、创新、改革、不断、不停地向前发展。近1个月以来,重庆供销社系统,尤其在各个区县供销社,已完全体现出其可以并且能够领办、引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融入和促进合作经济的发展,真正成为农民合作经济强有力的带动力量,更加贴近“三农”,促进了增收,成为了他们的主心骨。

  在武隆,县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带动农户多。2005 年到2008年4月,3年多时间全县就发展了 2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入社农户已达19515 户,覆盖农户达34567户,参加农户和覆盖农户共计54082户,占全县96200户农户的 60 %左右。平均每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40户。从产品看,烤烟带动的农户最多,全县118个烤烟专业合作社带动种植户达到6081户。二是覆盖范围广。从种养植面积看:专业合作社覆盖面积达191189亩,占全县农耕面积20 %以上。从产品看:覆盖几乎涉及所有种养殖业的农产品,如粮食、烟草、蔬菜、畜禽、水产、果品、中药材、茶叶等。从业态看:有种植、养殖、采集、加工、流通、服务业等。三是发展势头好。合作形式已从最初的松散型逐步向紧密型发展,管理从各自为政向集中统一管理发展,销售从各自对外向统一对外发展,核算由单户核算逐步向统一核算发展,服务逐步由分散指导向统一服务发展,种(养)技术由传统逐步向现代标准化发展、发展模式由单一的种养植(殖)向种(养)加、销发展。四是培养了一批农村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较好地带动了各个养猪专业社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五是促进了增收。从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不仅促进了观念转变、增强了科技意识、市场风险意识,同时学到了技术、增强了致富本领、拓宽了致富门路。6月初,武隆县供销社在县人大常委会支持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执法检查已全面启动。

  开县人大常委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进行视察和调研。开县政府根据近年来开县供销社所做出的贡献,已明确确定开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作为“授权负责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牵头职能部门”。开县供销社围绕粮油、生猪、兔子、柑桔、竹材、中药材、油桐、蔬菜等主导产业和土地流转,按照“组织做大、基地做强、产业做优、链条做长”的要求,不断由发展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积极探索以农村业主大户与农户联办、农户联办、农村能人牵头领办、龙头企业与农户联办、基层供销社牵头领办、基层供销社与业主大户联办、基层供销社指导农户联办等多种模式,发展组建生产型、加工型、经营型、运销型、土地流转型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多渠道争取专项发展扶持资金,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去年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总数为700多个,入社农户9.779万户,入社率23.1%,入股总额1634万元,各种专业协会32个,累计培植生产基地总面积27万亩,销售总值累计5.5亿元。先后重点培植和扶持发展了特色专业合作社30多个,重点打造和培植示范社40多个。另外,还不断涌现出一大批有特色、有规模、发展势头好、助农增收增效好、发展前景好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油桃、辽叶高粱、优质梨、柑桔、蔬菜、黑木耳、中药材等),对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农民受益,使党委政府满意。

  云阳县供销社,社系统下岗职工不等不靠,在县供销社联社的指导下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办起了规范的专业合作社69户,其中按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登记12户。在部分供销社职工带领下岗职工一起,办起沙沱圣桃专业合作社,筹资20多万元,发动社员250多户,承包土地700多亩,栽种人参果、中华圣桃等。随后又转变思路,饲养了鸡、羊,当年就出售鸡3000只,羊200多头。通过这种方式,还带动了该社的其它下岗职工都办起了专业合作社。其中,仅1户就征地50多亩,办起养猪场1个,年出栏肥猪1000多头;联合周围525户农民,入社社员1865名,征地1200多亩,栽种新品种柑桔,年创利润30多万元,社员都能按期分红。

  南岸区供销社积极寻求为“三农”服务的新路子,探索花木行业协会运作的有效途径,所属的黄桷垭供销有限公司主动与花农衔接,为花农排忧解难,在为农服务中树供销形象,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牵头人。

  酉阳县供销社邀请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到专业合作社上现场科技培训课,传授科技知识,给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生产基地负责人、专业合作社社员,采用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手把手地传授果树栽培、施肥管理、病虫防治等科技知识。

  南川区供销社近年来,特别注重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重点从八个方面去加强区供销社工作:一是加大指导力度,提升管理层次,使社员与专业合作社之间形成真正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二是积极提供生产、加工、销售、技术等信息服务;三是协调金融、保险、农业、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努力争取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四是加大对专业社理事长、协会负责人和农民经纪人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五是积极参加各类展销会、推介会,提高产品知名度;六是授权专业合作社免费使用区供销社“金佛山”注册商标;七是指导引进蔬菜类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八是以乡镇区域协调会牵头组织周边区县共同商讨辣椒种植产业发展规划、品牌策划、产品推介、龙头企业、新产品及冬闲产品开发等。因此,南川区的辣椒产业提档提速工作,重点以区中桥乡为主要乡镇,仅区鱼跳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入社社员近1000户,今年以来,种植面积达到6500亩,覆盖了多个乡镇。通过重点培育打造全区的“双千”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使该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入社农户超1000户,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示范专业合作社。把南川具有独特优势的纯天然、无公害、生态型“金佛山”辣椒品牌做响做靓、做大做强、做特做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