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扶持农民合作组织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昨日(4日),广东省惠州市政协主席刘耀辉、副主席谢仕强率部分市政协委员到惠东县,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刘耀辉在调研中指出,要鼓励多主体创办、多形式发展的模式,扶持农民专合组织发展壮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在深入惠东县四季鲜荔枝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和听取惠东县有关情况汇报后,刘耀辉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契约为基础,以互利为原则,以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合作为手段,以技术服务为宗旨,力争做强做大的紧密结合型的合作经济组织。这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既是一个方向、一种带动,同时也是一种探索、一种模式、一种示范。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农民应变的综合素质;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可以破除农村经营管理难题;可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可以产生农业产业的集约效应;可以增强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
刘耀辉强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6个方面: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条件;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选择;是转变农民传统思想观念,跳出小农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民面向市场的应变能力,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合作平台。刘耀辉说,抓好这项工作,需要党委、政府、龙头企业、市场、村民互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以形成促进发展的整体合力。
为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刘耀辉提出了6点意见建议: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探索实践工作,通过探索实践,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质量效益和总体水平;要鼓励多主体创办、多品种加工、多形式发展的模式,调动各方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农村种养大户、农产品流通大户等牵头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做强做大;要加强试点工作引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坚持农科教相结合发展的道路,分析和把握市场,依托优势特色农产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适应市场发展规律和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民专合组织内部管理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专合组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作用;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行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强化产业化导向,全面提高农民专合组织规范发展的规模效益和集约水平。
惠州市委农办、市农业局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参与调研。据介绍,惠东县目前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个,共有资产461万元。2007年,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销售收入1100万元,带动农户105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