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发展牧业经济合作组织 促进牧业产业化经营
5月23日下午,西藏自治区班戈县牧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领导小组在该县佳琼镇第五村召开了牧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现场会议。会议由巴塔同志(该县县委副书记、县府县长、县牧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领导小组组长)主持。领导小组实地察看和了解了该牧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组建一年来各专业队伍的工作开展情况,认真听取了佳琼镇牧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一年来的经济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思路。并当场解决了该组织运行过程中的产生的费用。
佳琼镇五村位于班戈县北部120公里处,现有牧户48户,232人,牲畜存栏7830头(只、匹),折绵羊单位9237只,人均占有绵羊单位40只。2006年该村经济总收入44万元,人均收入1896.55元。佳琼镇五村牧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以牧民增收、牧业增效为目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人、草、畜三者之间的关系。草场入股20.43万亩,牲畜入股总价值150.585万元,参加牧户48户232人。佳琼镇第五村牧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是班戈县史第一次按照“民办、民管”原则下成立的一个新行专业合作组织。经过该组织一年来的运行,为该县改造和提升传统草地畜牧业探索出了有益的经验,也为该县农牧业经济向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主要做法
一是健全机构,加强领导,为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明确责任、制定措施、强化管理,为合作组织保驾护航;三是认真开展了以草定畜、牧民技能培训工作、调整畜群结构、畜产品特色化、矿产资源勘探等工作,最大程度上发挥该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和优势;四是及时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牧民群众转变传统观念。
二、主要效益
社会效益方面,一是该村组建合作组织以来,广大牧民群众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有效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树立着技能致富,团结致富的新观念,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发展;二是彻底解决了单家独户难以解决的一系列困难,实现了入学率及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百;三是牧民群众的市场意识明显提高,2007年该村牲畜出栏率和畜产品商品率分别高达42.4个百分点和67个百分点,创全县历史最高值;四是贫富差距缩小。经济效益方面,经济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增收888.64万元和376.64元;第二、三产收入增加5.01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一是还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二是缺少带头能人;三是群众债务负担重,缺乏必备的畜产品加工机设备;四是畜产品加工资金缺口大,商品未注册影响产品的包装和上市;五是各级政府对合作组织实施项目力度不够,缺少流动资金等;六对奶制品加工销售没有无菌化处理设备。
四、发展思路
1、抓住“两个重点”。即草畜平衡和牧民技能培训;
2、用好“三个优势”。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优势、畜产品和矿产资源优势、国家和援藏加大投资力度优势;
3、突出“四个特点”。即区域优势、特色产品、劳动者素质提高、缩小贫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