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山东高密七万余名农民“入社”

日期: 2008-05-20 15:39 作者: 陆红菊 牟敦强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字体: 打印本页

  近日,山东省高密市柏城镇沙泊村的马义森正在张罗着森盛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外卖的事情,在他的带领下,该专业合作社的蔬菜销路很好,远销莱阳、安丘、临沂等蔬菜市场或直接出口。目前,像这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高密市已有46家,参与农民75734人,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农机作业、供销流通等多个行业。该市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其不断发展和完善,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了农民收入。

  培植典型,宣传推广。该市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真梳理出种植、养殖等方面组织较健全、章程较规范、利益连接机制较好的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培植,积极宣传推广他们的做法。在2007年度全市农业工作大会上,高密市表彰了大牟家镇番茄合作社、鲁德宝牛专业合作社、柏城镇李家营社区神泉山花生专业合作社等“十佳合作社”。大牟家镇的番茄合作社,现已发展到4个村的168户农民,建设新式冬暖大棚360个,年实现产值350万元,每个大棚比加入合作社前多收入近千元;夏庄绿源蔬菜协会已发展到会员350人,每年向胶东半岛各县市以及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销售的鲜菜达1200吨,交易额达150多万元,2007年会员人均纯收入7700元。

  能人带动,促进发展。该市积极引导“能人”们领办合作社、管理合作社。截至目前,由农村能人牵头,联合农户组织起来创建的合作社共有8家。沙泊村的马义森依托该镇万亩蔬菜产业优势,围绕蔬菜生产和加工销售,创办了森盛蔬菜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50多户,入股资金达到200万元,年底按入股资金比例分红。该合作社成员除自己种植蔬菜外,还收购周围村民种植的蔬菜进行外销,年销售蔬菜5000吨,收入1400万元,入股村民户均收入10万元。

  强化培训,提供支撑。自去年始,该市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全市经管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进行培训,培训人员达2000多人次。为解决好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资金问题,高密市积极协调农村金融信贷部门适当放宽对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的贷款抵押担保条件,优先安排贷款。截止3月底,金融部门共计为全市合作社发放贷款700多万元。另一方面,市财政局积极争取省市合作社专项资金,支持合作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