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庄河市加快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
辽宁省庄河市栗子房镇、仙人洞镇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基础性工作来抓,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有效地吸引了当地农户参与农业机械化生产活动,使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经营条件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明显提高。目前,庄河市栗子房镇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农机40余台套,总动力达到18000千瓦。庄河市仙人洞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总动力达到15800千瓦。这两个镇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是:
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向,吸引农民积极接受机械化生产。栗子房镇和仙人洞镇均是粮食生产大镇和水稻、玉米的主产区。最近几年,两个镇时常遇到劳动力紧张或劳动力富余的困惑。当春季播种和秋季收割时,农村劳动力出现非常紧缺状况,部分农户家只好出资雇佣劳动力帮助播种和收割;当农作物处于田间管理阶段和归仓之后,农村普遍出现劳动力富余现象。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成为改善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重要途径。经过缜密的运作和精心的准备,两个镇的领导深入到农机大户和农民家里听取意见,适时引导和支持农民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践显示,农机生产作业,既解决了季节性带来的劳动力紧缺和劳动力富裕的矛盾,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栗子房镇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2007年春秋两季组织农机为农户进行播种、收割30000余亩。入春以来,许多农户争相预约春耕农机作业项目,农机专业合作社门庭若市。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组织农民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机作业,靠行政命令下达耕种任务和翻地任务,农户需求选择性受限,接受农机服务积极性不高;靠农机大户自由揽活,又出现作业机种不全,收费差异大,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两个镇的党委和政府积极考察吸纳农机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经过与农机大户、农民代表、村屯干部充分讨论,民主协商,创办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为农户生产提供多方面的选择性,变政府统管为政府指导服务,变大户自行经营为合作社统一经营,变单一机种服务为集中配套服务。栗子房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由17家农机大户组成,吸纳社员1481户,由于合作社奉行“机械合作、资金合股、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宗旨,机种配套齐全,收费标准合理统一,服务质量有保障,特别是遇到特殊天气时,能够及时抢播抢收,广大农民争相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械进田作业,全镇接受农机作业的农户由原来不足25%上升到50%以上,农机经营效益由自家经营的年户均收入7000元增加到18000元。仙人洞镇安盛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保障农户生产需求的同时,还热心地开展农机义耕扶贫帮弱活动,免费为镇敬老院和低保户翻地、播种、收割130多亩。
组织农机规模示范造势,增强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感染力。为了进一步扩大农机生产效益的影响力,增强农民对农机作业的感染力,栗子房镇、仙人洞镇党委和政府在对农民进行农业机械化意义作用广泛宣传教育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以农机实地作业的现场演示效果,深化农民对农机作业的认知,进一步拓展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面。每年春秋两季是农村劳动力紧张高峰期,也是农机最具规模作业的时机,两个镇领导选择农机水田插秧、旱田播种、收割、整地等作业项目集中农机作业力量,精心组织村屯干部、种地大户、各类协会会长、农民骨干到田间地头,观摩农机作业的全过程。农民们看到各种农机配套作业,操作有序、省工省力、节约开支、增产增收、效益提高,参与机械生产的积极性随之高涨,主动申请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自愿出资入股购买农机具,成为这两个镇农民发展生产的新时尚。
通过对栗子房镇、仙人洞镇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为我们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益启示。各级党委政府务必深度研究和思考农村、农业发展的新变化和广大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新期盼,不失时机地筹划农业机械化工作方案,积极创办实现农业机械化新模式、新载体,使发展现代农业的各项任务,在农业机械化的强力推动下,获得全面推进和快速跃升。
第一,抓住发展现代农业有利契机,广泛引导农民参与农业机械化实践。广大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力量和受益主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整个过程中,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理念的高度升华、参与现代农业内在动力的充分释放,追求现代农业价值目标的明确认同,是接受农业机械化生产最具效能的推进器。要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农民把家庭积蓄的资金投向农业机械化生产,主动参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入股支持农机合作社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自觉维护农机专业合作社章程,正确行使权益,依靠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增加家庭收入,走向共同富裕。同时要组织农民不断学习现代农业管理知识和机械化生产技能,用新智慧、新本领,推进农业机械化向更广阔的农业生产领域拓展。还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业机械化建设,采取政策支持、舆论宣传、荣誉激励等形式,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对农业机械化开展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
第二,适时创新农业机械化新机制,加速构建农机服务体系。随着现代农业的深入发展,广大农民认知和使用机械生产的能动性增强,仅靠政府部门提供农机生产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千家万户农民多样化的生产需求。要注重研究农民家庭经营生产项目、主要农作物种类,以及生产发展规模趋势,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多样化的农机作业形式。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农机大户的带动作用,充分依靠农民的主体作用,创办多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服务公司、农机股份公司、农机中介组织、农机与产业联盟等农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为牵引、以农机服务为手段,融农机示范、农机推广、农机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机服务机制。
第三,搞好土地集约经营,拓展农机作业的广阔空间。农业机械化的一个先决条件,是为农机施展功能提供广阔的作业空间。要根据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民稳步走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利用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时机,积极稳妥地做好土地流转经营的工作,改善农民土地分散经营状况,使农民分散经营的小条田、小块地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和集中。要通过小城镇建设、兴办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建设现代化农业综合试验区等方式,吸引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参与土地流转经营。这样,既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形成商品批量、加工批量、销售批量,又能为使用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有效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