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呈现新特点
山东省滕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经历了萌芽、发展、巩固、提高阶段,通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311个,合作组织成员达到5.42万人,现有7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进行了名称核准,已有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了依法规范设立。主要特点是:
发展形式呈现多样化。按组织类型划分,农民协会217 个,专业合作社 51个,专业联合会22个,专业联合社21个;按行业划分,从事种植业 128个,畜牧业 66个,渔业 2个,其它产业 115 个;按服务内容划分,产加销综合服务148个,加工22个,运销32个,技术信息服务55个,仓储4个,其他50个。
政策扶持逐步加强。据统计,近年来,国家、省、市各级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90余万元,对全市19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给予了扶持补助。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强化在财政、信贷和组织领导方面的支持,从2007年开始,每年市财政列支1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示范服务不断增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市经管局在全省率先依法规范设立了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滕州市云龙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山东省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滕州市龙珠大枣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在枣庄市首家颁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为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和发展提供了典范。同时,明确提出了“向服务外商一样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全程“保姆式”的服务指导,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促民增收日渐显现。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章程及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三会”功能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专业合作社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目前,全市已自主拥有注册商标35个,取得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等“三品”认证35个。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产总额达到 2.83亿元,2007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农民比入社前人均增加收入789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
社会效益不断扩大。今年以来,一批经济实力强、品牌叫得响的专业合作社脱颖而出,现有2家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培植典型,有7家被列为省、市重点扶持培植对象,有5家被省、市列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植对象。滕州市龙珠大枣专业合作社,现有会员1560户,已建成优质龙珠大枣基地6100亩,社员人均纯收入实现5870元,基本形成了集大枣新品种推广、苗木繁育、优质枣果生产、销售、农资供应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同时,有效治理了山区水土流失,扩大了林木覆盖率,取得了可喜的生态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