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永春县激活新式合作社经济
“合作社”这三个字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并不陌生,如今在福建泉州,这种一度淡出的组织形式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被赋予新的内涵、使命和市场经济地位,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泉州市农业局局长王春金介绍,自今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泉州迄今已有7家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登记。记者了解到,在此之前泉州经由民政部门登记成立的合作社约有20余个。
在永春县,金汇果蔬专业合作社是当地第一家新式合作社。新式合作社如何组建与运营,其农户能获得何种生产经营优势,这种模式又将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带来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实例一 19万元建个合作社
永春县桃星村的农田上,刚吃过午饭的黄再地悠闲地歇在树下。尽管“圣帕”台风已离开泉州数天,但连日来,天气时阴霾时放晴。这天刚好赶上小雨,天气阴凉,老黄就寻思着赶紧给正要“长个”的甘蔗施肥。
化肥是老黄从永春县金汇果蔬专业合作社买来的。这个合作社则是由老黄、颜再生、郑文江等9个农户和永春县的金汇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于今年7月1日在永春县工商局登记注册的。那天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的第一天。
老黄和其他8个农户,每人都出资1万元,金汇农资公司出资10万元,共计19万元。这笔钱主要用于支付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费用。
尽管新颁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了农民合作社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但合作社的架构并不像一般的企业那样繁复,没有董事长、总经理之类的职位。金汇果蔬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是理事长颜清泊。他是金汇农资连锁销售及技术服务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合作社的发起人。
因为长期从事农资销售,看到不少农户为买不到质优价廉的农资而发愁,颜清泊于是想到了成立合作社。他的初衷是想通过成立合作社这一法人实体,直接和厂商接触,在买到高质农资的同时,压低采购价格。
今年6月上旬,颜清泊开始筹措成立合作社的相关事宜。这个计划得到了永春县工商局的大力支持。根据新颁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从今年7月1日起,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部门由民政部门改为所在地工商部门。为此,永春县工商局此前做了大量宣传工作,而在金汇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筹划中,永春县工商局也提前介入开展行政指导工作,并于合作社成立后指导建立合作社内部规章制度,规范合作社行为。
实例二 购化肥每吨省160元
金汇果蔬专业合作社位于永春县五里街新车路。在该合作社的墙壁上,记者看到了其章程。章程的第九条是有关业务范围的内容: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成员及同类生产经营者生产的水果、蔬菜等产品;开展成员所需的农产品加工、运输、贮藏等服务工作;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
“经营范围涉及农资采购、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等环节,可以说覆盖了整个生产链条。但要求合作社在所有环节上都出彩,一下子并不好办,比较实际的情况是在某个环节有特长。例如,金汇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特长就在于农资采购环节上。”永春县工商局副局长朱铭锋说。
对此,黄再地深有感受。前年他买了一些劣质的肥料,亏钱姑且不说,浇了肥的甘蔗还一直不“长个”。后来,尽管发现得早,采取了补救措施,但一想起这事,老黄至今仍心有余悸。去年他用了一款新的肥料,觉得质量不错,但就是价格高了点。
今年老黄仍旧选去年所用的肥料,不过他没再心疼价格高了。原来,包括老黄在内的合作社9家农户,连同合作社理事长颜清泊,前几天就一起坐下来,商量使用哪种肥料。最终大家决定购买老黄去年用的肥料。于是大伙便以合作社的名义直接向厂商购买。
“这样下来,每吨肥料能便宜160元。21亩甘蔗林,差不多需要8吨肥料,每年光给甘蔗浇肥的费用就能省1500元左右。”老黄说。老黄的田地是承包来的,为了能多赚点钱,除了甘蔗外,有的季节他还会种点其他农作物。他寻思着,今后将继续通过合作社购买肥料。
实例三 雇佣短工可共用
让老黄高兴的是,不仅是肥料钱省了,更重要的是加入合作社后,农忙时会有更多的帮手。“合作社的组成因子不应该单一,而应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有种植果蔬的农户,还要有种植茶叶、柑橘的农户,这样才能体现互补性。”朱铭锋称。
去年的这个时期,正值农忙时分,为了雇人给21亩的甘蔗林浇肥,老黄没少求人。“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下田地干活的,青壮年也大多去工厂打工了。因此农忙时雇用别人帮忙,往往要开着车到其他村去载人回来。”朱铭锋称。“雇人回来,还要好好招待,一天让他们干活8个小时,除了一般每人每天60元的工钱不能低外,还要照顾其三餐。”老黄说。他倒不是心疼钱,只是对农忙时请不到人帮忙感到有点无奈。
今年,老黄就没再为“招工荒”感到头疼。记者采访他的当天,是他开始给甘蔗浇肥的第一天。当天就有十多个人过来帮忙。“大概要干一个星期,差不多要花近1万元在雇用短工上。不过这些都是值得的,毕竟一旦误了农时,一年的努力都将白费。”老黄有点开心。
这十几个短工有一些是合作社其他农户介绍过来的。“现在种植柑橘的(农户)不在农忙时分,只需要定期给柑橘喷点农药就可以了,这个时候他们就有一些闲置的劳动力。一个电话招呼一下,他们乐意来帮忙。不仅是因为大家(在成立合作社时)事先约定好了,更因为大家都明白,今后彼此都有需要其他人的时候。”老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