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合作社变成“香饽饽” --记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万明
日前,笔者来到位于安徽无为县泥汊工业区的渡江宴渔业合作社,主任万明正在用手机同上海铜川路水产批发市场联系业务。接罢电话,他高兴地对我们说:“上海几家宾馆下半年要订购螃蟹二百吨,其中每只4两以上规格的螃蟹达30吨,马上就汇定金来”。 他还告诉我们,近年来,渔业合作社生产的“渡江宴”牌长江蟹、青虾、鳜鱼等水产品获国家级无公害认证和“安徽名牌农产品”称号,享誉大江南北。 该社2006年度被评为巢湖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渔业合作社年销售各类水产品1000余吨,年销售收入达8000万元,幅射和带动了周围20多个行政村5000余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年人均经济收入由原来不足3000元提高到5000元。万明本人被评为无为县农村百佳致富带头人、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2005年,安徽惠民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明等5人共同发起,成立渡江宴渔业合作社,联结无为县沿江水产经济带的社员1500余人,开展规范化运作、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建立了沿江滩涂水产品养殖基地3.5万亩,拥有核心无公害蟹鳜混养基地3500亩,无公害青虾养殖基地1000亩,还建成一个占地面积25亩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并配备了冷库和水产品配送中心。合作社组织60名专业技术人员对社员的鱼蟹生态养殖、品种更新、科学饲养、病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同时,他们还安排100多名营销人员在南京、上海、广州、杭州、北京、合肥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跑市场,了解把握各种鱼蟹信息或市场行情后,立即反馈到合作社,用于指导社员渔业结构的调整和养殖、经营,或发展“订单”渔业等。使水产品产得出,销得快,社员增收增效。
叶闸行政村村民姜继法,家中5口人,本人一直种田,家中经济状况一直不好,看到别人养螃蟹赚钱,自己没技术、没经验,很是苦恼。当万明得之这一情况后,除了为他提供技术指导外,还免费提供蟹苗、营销信息,当年姜继法就获利2万元,现在养殖面积已达50亩,每年纯利15万元左右。沈朝好是五里行政村水产养殖户,前几年一直按照传统模式养殖螃蟹,经济效益不好,年年亏损,万明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主动地找他谈心,帮助他,从省水产研究所请两位专家给他技术指导,首先从调整养殖结构上做文章,改老品种为优良品种,改单一养殖为多元养殖。当年养殖优良螃蟹100亩,年纯收入16万元,珍珠60亩,年收入3万余元,三种养殖当年获利34万元,现在沈朝好的养殖面积逐年扩大,效益也不断上升,他逢人就说:“万明带我走上致富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水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养殖水产品成了发家致富的好途经,泥汊镇地处长江边,有源源不断的长江水资源,有清新的空气,无任何大气污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的自然环境,是无公害螃蟹养殖最理想的场所。万明主任做了大量的市场考察论证后,紧抓机遇,申报68公顷的无公害螃蟹养殖基地。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并对生产的“渡江宴”螃蟹统一实行精包装。为防止假冒产品,特对外包装设计申请了专利,产品运往上海,刚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 “渡江宴”螃蟹也因此荣获安徽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近年来,“渡江宴”牌无公害螃蟹,每年生产量以30%的速度增长,但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去年销售螃蟹在1000吨以上,销售额达8000多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50多个大中城市。缺口大,供不应求。今年,万明为扩大市场需求,通过渡江宴渔业合作社养殖“渡江宴” 无公害螃蟹300公顷,目前,带动一方群众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