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山林业经济合作社助农增收
日前,湖北省竹山县潘口乡潘口河村板栗经济合作社成立,100多农户自愿加入。合作社负责人黄朝成介绍,该村有板栗基地2500多亩,去年,他将该村15万公斤板栗以每公斤3.6元收购外销,农民在家门口的卖价比市场价每公斤要多0.4元,今年全村将产20多万公斤板栗,他已与陕西客商签订合同将全部外销。
竹山县林业用地面积423.6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8.7%,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林业大县,也是“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中国肚倍之乡”。一直以来,农民一家一户分散发展林特基地,生产规模小,进入市场难,林产品销售价格低。对此,该县引导林业大户、林产品经纪人领办肚倍、茶叶、冬枣、核桃、木瓜、板栗、山野菜等林农协会形式的合作组织,通过以土地、资本、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以林业经济合作社为纽带,带领农民兴建林特产业。林业经济合作社在林产品生产销售中,信息畅通、技术服务到位、组织功能强,推进了林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增强了林特产品产业化生产能力和市场化销售水平。
该县深河乡山场资源丰富,笋竹林面积大,包括山竹笋在内的近万亩山野菜因无人采摘任其自生自灭。该乡农民杨勇学会以竹笋加工为主的山野菜加工技术后,在该乡成立山野菜专业合作社,并投资创办山野菜加工厂,年产以竹笋为主的100多吨山野菜全部销往上海、浙江、广东等地。过去无人问津的山野菜从此走出深山,全乡有8个村794户农民加入合作社,年户平增收3000元。
林业经济合作社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合作社为林农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方位服务。按照自愿自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组成的林业经济合作社,一手牵着林农,一头连着市场,将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组织农民抱团闯市场,既增强了林特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又带动了农户增收。
该县将培育林业经济合作社纳入乡镇和村级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给予免费办证、资金奖励、发放贴息贷款等多项优惠政策扶持。城关镇乔儿沟村党支部书记龙德柱2004年通过考察决心发展美国优质杏李,与百余农户组建了“自筹资金、自担风险、自主创业”的杏李专业合作社,县里将其符合退耕还林标准的200多亩杏李林纳入国家政策兑现,无偿为其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基地发展到1000多亩,先期发展的100多亩去年已开始挂果,卖出了每公斤8元的高价,产品走俏市场,尝到甜头的村民们今春又育了30多亩美国杏李苗圃,准备将该基地面积扩大到2000亩。
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群众。目前,该县已建起近60多个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涵盖茶叶、肚倍、板栗、冬枣、笋竹林等林特品种,全县以林特产业为主的专业村117个,发展高产高效林特基地12.8万亩,覆盖2万农户8万多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