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临泉农民合作组织促进全县六畜兴旺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高度分散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一直是影响畜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新时期引导千家万户进入市场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安徽临泉县确定了以“因地制宜、多元创办、市场运作、民主管理、部门指导、政府扶持”为原则,围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积极稳妥创办畜牧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思路,探索实践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形式灵活多样的畜牧合作组织,促进了临泉畜牧业加速发展。
一是龙头带动型。依托龙头企业,实行“龙头+基地+农户”的畜牧产业化发展模式。吸收个体养殖场户参与,从信息、技术到产、供、销为会员提供一条龙服务。临泉县二喜黄牛养殖有限公司吸引养牛大户成立二喜无公害黄牛协会就属于龙头带动型,以临泉县二喜黄牛养殖有限公司为依托,吸收养牛大户参加,协会跨3个省,目前拥有会员800余人,带动养殖户3000多户,每年出栏肉牛10.2万头。
二是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吸收社员入股,合作社的兴衰与每位社员的利益息息相关。不仅可以实现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解决单个农户生产经营中许多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提高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可以把企业和农户有机组织在一起,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做到联利联心,使合作社和社员之间建立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以临泉县鸡病防治中心为主,吸收畜禽养殖行业的生产经营者为会员,创建了临泉优质畜禽服务协会,就属于民办民营的专业合作社。临泉优质畜禽服务协会2005年成立以来,已发展会员1万多个,会员遍及全县及周边地区。
三是特色明显、前景广阔、跨区域畜牧合作组织。如大众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吸收养鹅户参入组建的韦寨镇养鹅协会,协会跨13个省,目前拥有会员800余人,带动养殖户5000多户,每年养鹅120多万只。该协会成立后,从良种引进、饲养标准化、喂养技术、产品加工、信息共享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使协会会员得到了实惠。
四是能人牵头式:“能人+农户”型。是由当地头脑比较灵活,长期从事养殖、运销、生产、经纪的能人或者生产专业户,以自身为主体,联合其他养殖户形成的。充分发挥了其技术、经济、信息、销售等方面的优势,把从事畜牧行业的农民带动组织起来,搞自我组织内的互助服务,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行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型农民王守红,2000年牵头成立了临泉县长官黄牛协会,通过“能人效应”和“示范效应”,把看得见、信得过、学得来的肉牛育肥技术和经验,直接快速有效地传播到群众中去。现在会员已遍及全省许多县市和河南、山东、上海等地,发展会员2万余人。几年来,协会各业协调快速发展,逐渐发展壮大。去年协会本地会员肉牛饲养量2.6万头,出栏2.1万头,产值1.2亿元。营销肉牛及牛粪收入9025万元,加工肉牛产品2103吨,完成产值2250万元,利用牛粪种植双孢菇2280亩,收入2400万元,会员人均纯收入36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