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恩平市7农民成立全市首家农业合作社
2月中下旬,正是马铃薯成熟的时节。恩平市丰江农业合作社社长冯柱泉在田里忙碌着,他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接待来自江门周边地区的收购商,帮助社员把他们种植的马铃薯卖个好价钱。
“这里的马铃薯个头均匀,皮色光泽俱佳,个个都是上等品。”来自开平市三埠街道办事处的收购商张先生最终以每50公斤86元的价格买下了一车马铃薯。社员冯伟明点着手中的钱说:“马铃薯能卖出好价钱,多亏了合作社发挥的作用。”
7人8股农民办合作社
2006年3月,恩平市牛江镇马铃薯种植大户冯柱泉和村里其他6个种植马铃薯的农户商议,要借国家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的机会组建合作社。江门、恩平两级农业部门获知他们的想法,随即表示大力支持。
市农业局负责人表示,这两年来我市一直支持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它们的存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同一行业的协会,例如蔬菜协会、禽业协会、水果协会,另一种是单一专业协会,例如马铃薯协会、冬瓜协会。这些协会通过松散合作,较初级地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起到信息互通、技术互助、统一购销等良好作用。“我们一直在探索,寻找一种能把农业更加紧密联系起来的经济组织经营体系。冯柱泉提出的合作社方案正好朝这一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大胆地支持他们的想法。”
2006年8月11日,在江门、恩平两级农业部门和工商部门的支持下,冯柱泉从工商部门取得注册登记资格,成立了公司性质的合作社——恩平市丰江农业合作社,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6万元。合作社共有8股,每股2万元,冯柱泉作为发起人占2股,其他6位农民各占1股。由于头脑灵活,冯柱泉被选为社长;吴君超为人心细,被选为副社长兼会计;冯伟明被选为出纳。合作社还选出理事会负责合作社日常工作,选出监事会负责监督管理理事会对章程和社员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一个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市诞生了。
由民间智慧创造、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大胆支持的新的农村经营管理模式与国家的想法不谋而合,丰江农业合作社登记成立不久,国家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登记成立“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冯柱泉说:“国家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肯定了我们的做法,我们的心安定了下来。”
个体联合船大好出海
丰江农业合作社的成立,使7位农民成了一个紧密的联合体。过去分散生产、自顾自的格局改变了。“我们经常聚集在一起,交流种植经验,交流市场信息。”社员吴君超说。
他们用合作社的名义向种子公司统一购买良种,接着在农业部门的帮助下,统一请来了农技专家,在统一时间内进行栽培技术培训。马铃薯生产过程的田间管理、化肥购买、病虫防治也都统一进行。“这就有点像城里人讲的‘团购’,我们个体去买种子、买化肥、请专家,成本相对较高,成立合作社联合在一起,价格就降下来了,降低了生产成本。”冯柱泉说。
马铃薯种植出来后,合作社又统一价格,统一联系客户将马铃薯统一卖出去。“过去卖农产品,有时候会遇到收购商压价的情况,有了合作社,我们可以统一将价格提高到合理水平,保障我们的权益。今年马铃薯货色好,每50公斤卖了86元。”冯柱泉说。
二次分配让合作更紧密
入社社员交纳2万元作为股金,不仅可从中得到良种、技术、信息等服务,还可享受合作社利润返还。
丰江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不久,国家又扶持补贴了一台农用机械。有了这台农机,参加合作社的社员所有耕地都可以机械化耕作。为了让机械发挥最大作用,合作社社员决定向其他未参加合作社的农民提供劳务服务。一个冬种下来,机耕劳务收入8000多元。每人按照股份分得1000元劳务红利。虽然分红不多,但也算是由合作社分下来的红利。
冯柱泉说,丰江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他们计划合作社以后每年从经营服务收入中扣除当年服务成本,在年终盈余中,提取利润的10%作为公积金,用于服务项目;5%作为公益金,用于文化、福利事业;5%作为风险基金,用于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市场风险损失弥补;40%为股金红利,分配给社员;40%为发展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目前,他们计划从马铃薯交易盈利中每50公斤留出5元公积金,作为发展再生产资金。
培养新农村中的新型农民
“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培养新型农民,而合作社的建立,无形中承担了部分任务,许多农民主动地接受新农民培训。”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提高社员的科技素质,丰江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各个时期的生产管理需要举办技术培训班,培训班不仅培训了社员,还培训了附近许多有兴趣听课的农民。去年,该合作社成立才短短几个月时,就已经培训农民200多人次,使参加培训的农民都掌握了马铃薯、甜玉米、香芋的栽培技术。合作社已经成为农民提高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重要课堂。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参加合作社的农民,还可以在合作社中学习如何在组织中交往,学习现代管理经验,增强集体观念、政策观念、法律观念。有这样的新头脑、新作风的农民,正是新农村建设急需培养的新农民。
说到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冯柱泉介绍了分三步走的想法:
一,创立品牌,利用合作社的名义申请注册“丰江牌”商标,统一包装,将丰江的农产品卖到澳门、马来西亚。
二,进一步引进新、奇、特农产品,首先由条件适宜的农户示范种植,收成后组织其他社员实地验收,并组织非社员农户参观,增强农户对新品种的科技意识,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三,脱离具体农业生产,专门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带动组织周边农户生产,合作社朝小、中、大型农业公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