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土地入股:“裕丰模式”初探

日期: 2006-12-22 08:24 作者: 来源:南通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今年,裕丰村西兰花喜获丰收,村民笑逐颜开。       赵勇进摄

  12月8日,高兰英早早赶到村公共服务中心,参加蔬菜合作社成立大会。对高兰英来说,这次会议意味着她将结束单打独斗的历史,完成从菜农到股民的身份转变。

  和高兰英一起开会的还有其余59个村民。那天,他们像28年前安徽小岗村几位村民一样:签字、摁手印,掀开了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新一轮序幕。两者不同的是,28年前是“分”,今天的主题是“合”——自主开展土地股份合作。

  蔬菜村的困惑

  裕丰村是江苏启东和合镇远近闻名的蔬菜村,总耕地面积5225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就达3000多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裕丰村就开始探索蔬菜专业种植之路,如今村民们普遍种植日本大叶菠菜、美国西兰花、紫青玉米等蔬菜,亩收入超过2000元,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00元,而种蔬菜就占70%。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形势的变化和沿海地区工业化提速,裕丰村的发展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障碍。和合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卫平说,近年来,外商对出口蔬菜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农药残留检测极其严格,如10公斤大叶菠菜不允许超过15条虫子。日本日冷公司还要求出口蔬菜基地必须实行连片种植,田间设立隔离带。

  裕丰村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实现连片种植,但与外商的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再加上裕丰村靠近启东新兴崛起的沿江船舶工业带,许多村民纷纷进厂务工,仅第13村民组,今年就有40多个劳动力弃农务工。村党支部书记龚惠忠担心,如果不积极主动应对,裕丰村初成规模的高效农业很可能遭到重创。

  “随着劳动力不断转移,如不采取措施,农村将出现二次抛荒的现象。”龚惠忠说。

  60个村民成股民

  基于此,裕丰村蔬菜合作社应运而生。60个村民本着自愿互利、平等自主的原则,采用入股的方式将其承包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第一批入股土地只有77.4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为5年,从2007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

  记者翻阅了协议书后,感觉合同起草得相当仔细:双方约定流转的土地全部用于蔬菜的生产经营。土地入股后采取保底分红的分配方式,每股每年每亩为500元,由合作社在每年年底以现金支付。同时,合作社有利润时还按章程进行二次分红。据悉,如此规范的专业经济合作社在整个南通地区尚属少见。

  在成立大会上,首批股民民主选举了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村支书、股东龚惠忠被推举为理事长。12月13日,龚惠忠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合作社从村里实际出发,将采用“内股外租”形式进行运作,以每亩550元的价格发包给村党支部副书记唐锦昌经营。唐锦昌不仅是位经营蔬菜能手,而且背靠大公司,拥有销售订单。许多股民表示,让这样的能人经营放心,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自己的利益。

  “人地矛盾”可望解决

  在蔬菜合作社成立大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戏剧性镜头:81岁的村民沈维岩闻讯后匆匆赶来,非要将自己1.5亩土地拿出来入股。经过大家协商,合作社最终接纳了这位后来者。

  裕丰村蔬菜股份合作社缘何如此吸引村民?龚惠忠分析,因为合作社不仅让农民可以获得每亩500元的稳定收入,而且解除了许多年老体弱和外出务工村民的后顾之忧。入社农户至少可以获得三种收益: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股份分红、务工收入。

  农民是最实际的。高兰英在田间劳作时向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持地入股,年底每亩500元收入“雷打不动”,合作社有利润时还有分红,日常参与合作社劳动每天有二三十元进账,丈夫从此可以有时间外出务工,每月至少又增加了千把元。

  启东市委农工办副主任卜锦明认为,实行土地股份合作是主动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有效解决“人地矛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选择。它不仅有利于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也有利于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有利于技术推广,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素质。

  就裕丰村而言,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后,种植基地生产条件还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这77.4亩土地可以建立规范的连片蔬菜基地,实行一年四茬种植制,即春菠菜、夏玉米、秋花菜、冬菠菜,实施种植品种、模式、用药施肥、采收标准、销售等“五统一”,出口蔬菜的品质可以得到进一步保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化效益得到进一步放大。

  成败尚需实践检验

  “裕丰模式”的实质上是村民以承包土地入股,进行委托经营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新形势下农民承包土地流转机制的一种创新。但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不少人士对“裕丰模式”还是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我们第一方案入股土地高达220多亩,涉及农户100多户,正是考虑到风险系数,反复权衡后还是选择目前的做法,等1-2年之后再逐步扩股发展。”龚惠忠坦言。

  据了解,裕丰村高效农业基础良好,今年多次赴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等地学习取经,但村领导班子决定还是“谨慎行事”。对此,卜锦明认为,要实现“裕丰模式”的复制,最关键的是解决好经营风险问题,只有建立农业保险机制,股民利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就目前而言,“裕丰模式”保障基础还比较脆弱,村民风险意识相对缺失,支撑它的仅仅是对经营组织者的信赖。正如村民高静芳说的那样,“我们都相信龚惠忠和唐锦昌。再说,种田最多是黄了一茬。”

  农业是弱势产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相对较大。因此,“裕丰模式”需要解决经营风险、经营机制和市场机制三大问题。从经营机制看,“裕丰模式”还是初级的“内股外租”形式,行政和经营联体,其入股土地还没有作价作为注册资本进行工商登记。合作社股份只有实行工商注册,进行“自主经营”,行政和经营分开,不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现代企业方向发展,才能实现股民利益的最大化,才能真正达到“红利共享,风险同担”的境界。因此,“裕丰模式”成功与否还需要实践来检验,还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完善。

  据悉,上级有关部门为鼓励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业已制定了相关扶助政策,支持相应的扶助资金,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也将于明年7月1日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