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城农民自组联合体共谋发展
日前,家在辽宁海城王石镇西艾村的种植户杭素娟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预订60万株杨树苗的电话。虽然杭素娟手里只有30多万株的树苗,可她一点都不急,只是给“联合体”打了个电话,不到5分钟,树苗的事儿就轻松“搞定”。
所谓“联合体”就是种植户经济联合体,别看这是农民自发组织的,可它却发挥共享信息、互通有无的作用。“联合体”的发起者是海城温香镇二甲村人今年65岁的李树才,他不但是鞍山市的农业科技示范户,还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可的农民科技经纪人。几年前,作为老党员的他,看到农村地区很多河滩、沟渠以及房前屋后的空地上都没有种树,心里很是着急。经了解得知,农民种树积极性不高,一是缺乏长远观念,二是缺少优良树种,三是不善管理、成活率低,四是不想大投入。对此,李树才萌生了组建“联合体”的想法。
杭素娟是最早加入“联合体”的种植户。2003年,她看到有人种柳树很赚钱就跟着栽了8亩地,结果她收获的近30万株树苗拿到市场上又没人要。就在她万分焦急的时候,“联合体”通过信息交流,将30万株树苗全部卖了出去。像杭素娟这样的经历很多种植户都有过。由此,“联合体”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种植户的认可,“联合体”也因此逐渐发展起来,由刚开始时的不到10户发展到现在的近1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