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航天育种科普知识

目击“实践八号”回家

日期: 2006-09-27 09:59 作者: 李永生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2006年9月24日10时43分———这是我国航天育种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时刻———“实践八号”卫星在太空运行15天后,回收舱安全返回地面。

  24日一早,记者随卫星回收空中搜索分队和技术处置小组,从成都市区出发执行回收任务行动计划。由于大雾,只好调整原来分乘4架直升机前往回收空域的计划,留下部分队员乘直升机执行空中搜索任务。10点20分,我们大部分人员乘汽车赶到四川省大英县旅游区中国死海的停车场待命。十几分钟后,第一架直升机赶来停车场载着几名队员腾空而起前往空中搜索。

  不一会,行动小组的对讲机传来急促的呼叫:发现目标!……回收舱落在一块稻田里!……测绘队员拿出地图测量后告诉大家,落点离我们停车场不远。随后,记者随空中搜索队员登上赶来的直升机飞往回收舱落点,由于是丘陵地带,我们只好降落在山头一块较为平坦的红薯地里。

  大家等不及搭舷梯就跳下直升机。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我们冲下山坡,在乡间小路上狂奔,于10点48分在大英县八里乡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回收舱散落件———降落伞舱舱盖。之后,我们赶紧从田间小路往回跑,中途搭上一辆村民的摩托车,于12点抵达回收舱落点。

  在落点现场,四川省大英县八里乡上捻村8社的农民刘光泽对记者说:“当时‘砰’的一声,就像放大炮,吓了我一大跳。上面早就打了招呼,说我们村在卫星降落区域内。还真巧,它就落在我们村刘德泽家的稻田里。”

  记者发现落点在稻田的一个角落,紧挨着一个水坑,离村子不到20米。回收舱的表皮在穿越大气层时被烧成了黑色,红白相间的降落伞散开铺在水稻上格外鲜艳。

  阴沉的天气挡不住大家的好奇。现场很是热闹,村民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许多人用相机、手机拍照,天空中燕子飞舞助兴。工作人员很快拉起了警戒线。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技术员架起卫星通讯设备向北京中心指挥所传输现场动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育种卫星试验的专家忙着指挥现场处置。由于当地今年大旱,稻田里没水,技术人员开展工作非常方便,他们熟练地打开断电窗口对回收舱断电,保护好无线电信号发射天线,收起降落伞。专家现场观测、处置后兴奋地说:回收舱状态良好,回收圆满成功!

  大家及时将回收舱移到便于直升机吊运的地方。回收舱将稻田砸了一个直径95厘米、深21厘米的圆坑。

  12点53分,直升机吊起回收舱飞往成都机场。技术人员在机场再次对回收舱进行处置。从北京赶来的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和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齐秀改、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在机场恭候,他们亲密接触卫星时,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9月25日下午5点27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开始在成都机场分解回收舱。一打开底盖,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隔热银白色保护层非常明亮。组装卫星难,分解也不易。技术人员花了近两个小时,才小心翼翼地将回收舱二平台和降落伞舱拆下,忙得满头大汗。他们从二平台的下表面取下2包种子,从二平台的上表面取下13包种子、2箱菌种,共计68.659公斤。更多的种子装在回收舱一平台,要等专机将回收舱运到北京后再拆取。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育种卫星试验负责人在拆取现场告诉记者:“这颗卫星共载有214.8公斤种子,我们设计的舱内温度是摄氏20度左右,绝不会损害种子。”

  9月26日一早,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一行带着遨游过太空的部分种子,乘民航班机赶回北京。

  “实践八号”升太空,航天育种为兴农。自1987年以来,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先后进行过13次70多种农作物的空间搭载试验。但主要用于航天育种、为农业服务的卫星,“实践八号”尚属首次。航天育种项目是国务院批准立项的重大项目,实施航天育种工程,将为我国科学家探索农作物空间诱变育种机理、全面选育农作物新品种提供崭新的技术平台。

  辛勤耕耘带来成功的喜悦。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的成功返回,将引领科技人员跨入航天育种新时代,也为即将到来的国庆和中秋佳节献上了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