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红丝带进村入户 > 红丝带家园 > 携手红丝带

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获得平等的健康权

日期: 2008-12-17 09:41 作者: 梁苹 来源:中国妇女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全国第一本旨在提高女性“防艾治艾”自身能力的培训手册出版在即

  2008年“12·1”国际艾滋病日期间,一本专门针对艾滋病防治领域女性群体能力提升的培训手册––《赋权之旅––在HIV/AIDS防治领域对弱势女性群体赋权和领导力提升的操作手册》吸引了相关专家学者的目光。该手册是云南省社科院社会性别工作室在福特基金会资助下、历时两年完成的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据了解,这是全国第一本以提高艾滋病防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自身能力和领导力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手册。

  云南省自1990年至2007年的17年间,HIV感染者的男女性比例从40:1发展到了1.74:1。有研究表明,妇女在生理上比男性更易于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通过没有保护的性行为妇女感染HIV的危险是男人的2~4倍;血液的安全性更多会影响妇女的HIV感染率。而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使得妇女了解完整的性知识、或者主动提出使用安全套,被认为是有悖常规的,从而失去获得相关资源的机会,成为易感人群。

  “这个脆弱群体的自觉,是艾滋病防治中不可回避的重要方面,如果该问题得不到足够重视,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增大现有的不平等和歧视,阻碍着人们积极地去建立支持性的社会环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性别工作室负责人赵捷对记者说。因为外界对她们的歧视客观存在,所以项目刚开始与她们接触时,她们很反感,认为拉她们去做健康检查,仿佛她们就是病灶。她们内心里时刻防备着别人言语中不经意对她们造成的伤害,因为这种不信任,使之怀有敌意。

  “她们需要认识自己,需要从传统的偏见中解脱出来,需要掌握生存的技能和与人对话的能力。”赵捷说。从这一需求出发,项目开发了《赋权之旅––在HIV/AIDS防治领域对弱势女性群体赋权和领导力提升的操作手册》。《手册》包括四部分课程。第一部分以权利为支点,通过“我是谁,我的成长,性和身体,女性命运”等内容,使她们建立自信心、尊严感,认识自己作为人的权利;第二部分通过回顾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工作和劳动,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认识自己的价值,开启新的人生;第三部分,通过冒险与创新等练习,引导她们大胆图变,敢为领导;最后学习具体的领导技能保障实现团队的目标……

  赵捷表示,该项目的一个期望,就是通过这一课程的训练,能够使这个人群掌握对话的能力与技巧,从而倡导政策改变,争取自身的权利。当她们掌握了这种能力后,说服相关部门的能力将比专家学者更为强大有力。因为她们本身就生活在这个群体中,最能够反映群体利益,她们的声音最能打动媒体,打动公众。只有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获得平等的健康权利,也才有助于艾滋病防治措施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