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信息司党支部“接地气”工作法 > 案例展示

案例一:深入农村搞调查 五五调研听心声

日期: 2012-09-10 11:16 作者: 来源: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字体: 打印本页

  在2012年度农业部组织的“百乡万户调查”中,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调研组与当地农业部门相关人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坚持调查组走到哪里支部建到哪里。同时,采用独特的“五五调研法”,深入农户、村干部、基层农业局长等五个不同阶层,了解他们的看法,倾听他们的心声,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高度进行解读,取得了很好的调查效果。

  调查伊始,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同志针对土地流转、农技推广等农业农村热点问题,提出要进行“五五调研法”,即要探访农户、村长、农技员、乡镇长和基层农业局长这五位同志,从这五个人的视角分析农业农村经济问题。在宣贯中央一号文件时,调查组针对5类人员进行侧重讲解,与农户聊天时重点宣传补贴政策、农资安全、农产品价格等知识;与农技人员座谈时详细讲解他们关心的“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与县农业局长交流时重点宣贯科技培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等内容。通过运用这种办法我们感到,这5类人员对中央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希望也是不一样的:农民诉求的核心是希望农资价格少涨一些,生产扶持力度再大一些,农机具等补贴力度再大一些。城固县西原村的老韩种了3亩玉米,兼营玉米收购,他说,玉米价格比八十年代末翻了两三番,但碳铵却翻了6—7倍,玉米价格远没有农资价格涨得快。村长则希望在加大政策扶持的同时,提高政策落实的效率。城固县郑家坡村支书老罗说,惠农补贴次数多、数额小、工作量大,公示一次的成本就要400元,村里的经费负担不小。他建议补贴尽量一次性发放,不要那么多的盘盘碗碗。乡农技员听到一号文件“一衔接两覆盖”很兴奋,但担心工资不好衔接,办公费、交通费、通讯费、水电费、培训费、福利费等六费衔接不上。原公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孙保强最大的心愿是政府关心聘用兽医的待遇。兽医站里6位长期聘用人员早已成为防疫检疫的业务骨干,每月1000元补贴,交完保险只剩下400多元,连养家糊口都不够。乡镇长切身体会到农民增收进入平台期,需要国家综合考虑如何持续增长。农产品价格忽高忽低,市场无法预测,导致农户不能准确确定种养项目,不能大胆投入资金。这方面需要政府在信息服务上给予有力的指导。县农业局长希望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扶持:城固县柑橘、洛川县苹果是主导产业,尤其是“一县一品”的洛川,苹果收入占农民年收入的95%,自然灾害风险、市场波动风险会影响到所有农户。农户们希望政府能够帮助果农提高应对能力,在技术服务、防雹网、绿色产品认证、地理性标志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运用“五五调研法”,让调查组成员处处观察,时时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时,“五五调研法”也锤炼了调查组同志的工作作风,加深了与基层农业干部以及农民朋友的感情。针对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遇到的实际困难,调查组积极协调城固县相关部门解决三合镇农技人员用不上电的问题,推动汉中市相关部门解决农民多交水费的问题,帮助安排洛川苹果批发市场北京研讨座谈会等。此外,临时党支部要求每位党员树立“一次入户,终生联系”的思想,坚持“县镇村户不忘掉”,每次入户调查,调查组都向农户发放调查组的集体名片,利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建立与基层农业干部和农民朋友的长期交流机制,调查组回京后还与一些农户和合作社保持联系,帮他们解决一些难题。洛川县凤栖镇75岁农民王三省老人说“第一次看到中央来的领导这么长时间下基层搞调研,你们带着中央的好政策下来,我们高兴得狠,我们有啥说啥!”

  调查组在运用“五五调研法”过程中发现,它有利于对来自不同单位的人员统一思想,有利于调研工作的后续开展,有利于确立统一的工作标准,有利于调研工作的协调,也有利于推动调研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对提高全体人员的工作热情、推进创先争优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机关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地接近基层干部群众,更真实地察实情见实效。这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值得今后在类似工作中加以重视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