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结硕果 常州高标准农田擘画乡村新景

日期:2021-12-13 08:56 作者:郑雨露 王锐 来源:常州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十三五”以来,常州市新建高标准农田33.55万亩。今年,常州承担了14个国家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溧阳、金坛、武进和新北,建设规模约4.2万亩。“通过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常州农业生产条件获得极大改善,田间道路通行能力明显增强,灌排系统基本建立,农田抗灾减灾能力大幅增强。”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今年常州的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助力全市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据了解,今年1-10月,全市共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34个,总投资28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0.3亿元。截至10月底,共完成投资111.7亿元,投资完成率85.8%。

  与现代农业发展整合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儿?手机点一点,沼液自动稀释、自动灌排;鼠标点一点,几公里外的农田温度、湿度、苗情、虫情、墒情信息在平台详细展示;遥控按一按,实现从插秧、施肥、植保至收割全程无人机械种植。

  今年,新北区探索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沼液循环利用、智能农情监测、无人农机作业、智慧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投入3000多万元重点打造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2000亩升级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这片高标准农田科技含量不少。南区是在兴华牧业沼液循环利用项目基础上,运用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将沼液输送至混匀池,与清水混匀稀释后由U型渠灌入农田,尾水经生态渠、生态排水沟、生态净化池三级净化后排出,实现尾水达标排放。”新北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汪建龙介绍。

  智能化农业在北区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北区主要围绕智慧无人农机示范基地项目展开。我们对内部灌排渠系进行了提升完善,投资新建的观光廊道和马路,结合观景台,形成了一年两季的高标准农田观赏项目:夏季看稻田艺术画,春季看油菜花。”汪建龙说。

  将致富主动权握在手里 

  在金坛区薛埠镇罗村村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自9月1日施工队入场,这里已经建设了一公里田间道路和一公里水渠,预计整个工程于12月底完成。

  走入农田,蹲下来搓把土,肥沃又松软。“我们刚给这里整了整土地,现在平整多了,以后机械化作业就方便了。”薛埠镇罗村村党总支副书记杨忠庆看着“宝贝土地”,喜不自禁。

  建设高标准农田,离不开给力的投入。去年,金坛区直溪镇投资906.04万元建设汀湘片高标准农田项目,新建灌溉站2座,灌溉斗渠、排水沟17.7公里,修建田间道路6.7公里,完善了田间配套工程。

  良田配良法,粮食稳增产。建好高标准农田的同时,生物农药、灭虫灯、秸秆还田等一系列绿色种植技术加快落地。金坛区直溪镇农村工作局副局长刘斌华说:“肥药用得少,土块不板结了,粮食品质高了。粮食好自然价格也高,丰产又增收。”

  为现代农业铺平“跑道” 

  在武进区湟里镇武宜村,田块平整、草坪连片、道路笔直、沟渠畅通。武宜村作为纯农业村,家家户户种植草坪。

  过去,村里农田基础设施较差,道路泥泞不堪,拖拉机开不到田里,农活只能依靠人工。改变始于2012年,武宜村承担了国家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随后几年,项目建设如火如荼:2017年,建设150亩生态沟;2018年,550亩区级高标准农田项目完工,建设防渗渠道1.8公里、渠系建筑118座、水泥路1公里。“地好了,设施改进了,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村民收入实实在在增加了。”武宜村党总支书记曾志丰说。

  今年,武进区共有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6个,分别为前黄镇坊前片、前黄镇大成丁舍片、礼嘉镇、洛阳镇、洛阳镇洛东片、雪堰镇浒庄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4个乡镇,建设总规模1.7万亩,总投资3149.49万元。

  近5年,武进区共建设高标准农田9.37万亩,总投资1.7211亿元。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农田基础设施大大提升,旱能浇、涝能排,沟渠相通、路林相连,基本形成相对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现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