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防治禽流感专题 > 解读禽流感

正确看待高致病性禽流感

日期: 2004-02-16 08:56 作者: 来源:农业部信息中心 【字体: 打印本页

  45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们对禽流感的研究历史悠久,第一次禽流感发现于1878年。全世界已经历了十余次大流行,近年来在亚洲地区发生的频率较高。此次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并非是由一种新病毒引起的传染病,H5N1和H7N7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其他国家及地区近年来曾有发生的报道。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已经有了控制禽流感的有效方法。流行病学调查证明禽流感为水平传播,切断它的传播途径,就可控制该病的流行蔓延。该病毒对高温比较敏感,60~70℃2分钟到10分钟就可将其灭活,所以经过煮熟的禽肉、蛋及其禽类制品可放心食用。不必造成恐慌。

  46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普通市民有危害吗?

  一般情况下,普通市民接触不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因为市场上销售的禽类和禽类制品是经过兽医卫生部门严格的检验和检疫,病禽和不合格禽类制品不会进入市场流通。所以说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直接对普通市民构成威胁。另一方面,禽类和禽类制品都是经过水煮或烧烤等处理加工后供大家食用。在这样的加工处理过程中,病毒被完全破坏和灭活,不再具有感染性。

  47如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有过接触应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恐慌,因为毕竟家禽将病传染给人的几率很低,在我国疫情发生地,卫生部门已经对与病禽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了医学检查和观察,尚未发现人员感染。但若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有过接触,如果出现感冒样症状,应当马上去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断与治疗。

  48吃煮熟煮透的禽肉禽蛋、穿羽绒服、盖羽绒被是否会感染禽流感?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病禽感染,禽肉蛋煮熟煮透后,病毒可被完全杀死。目前尚未发现因吃禽肉、鸡蛋受到感染的病例,人们大可不必“谈禽色变”。

  目前,我国各地检疫部门已采取紧急防范措施,所以,正规市场上经过检疫的家禽可放心食用。关键是要煮熟煮透,特别是煎鸡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黄不熟。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风险。

  穿羽绒服、盖羽绒被以及接触相关制品,是肯定不会传染禽流感的。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摘自中国农业出版社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