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茶叶生产

浙江春茶生产情况与茶叶产业概况

日期: 2005-06-15 11:36 作者: 来源: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 【字体: 打印本页

  茶叶是浙江省大宗传统优势经济作物,在地方经济和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品牌优化整合,加快经营模式创新,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基本稳定,总产值逐年大幅增长,带动了茶叶产业在农村与农业中地位的显著提高,为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据统计,2004年全省共有72个县(市、区)产茶,茶园总面积221.9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202万亩;茶叶总产量13.9万吨,总产值40.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5万吨,产值35.4亿元;外贸出口15.2万吨,出口创汇2.3亿美元,全省茶叶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现将2005年全省春茶生产情况与茶叶产业概况作如下汇报:

  一、春茶生产情况

  今年由于受春雪晚霜和低温冻害的影响,春茶产量减产幅度较大。据业务部门统计,2005年全省春茶总产量6.8万吨,比去年春茶总产量8.3万吨,减产18.1%;春茶总产值34.4亿元,与去年春茶总产值34.2亿元基本持平;其中春茶名优茶产量2.9万吨,春茶名优茶产值30.1亿元。

  (一)冻害损失程度大。今年3月11日晚一场50年一遇的春雪,使我省春茶普遍受灾严重,尤其是特早生茶园,几乎遭受“灭顶之灾”,据统计,全省有77万亩茶园受到不同程度冻寒,严重受冻面积达3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6.1亿元。受去年底平均气温较低影响,我省春茶采摘普遍推迟10天左右,3月初春雪和晚霜又造成了严重冻害影响,春茶开采再次推迟10天左右,冻害过后春茶采摘洪峰过于集中,我省春茶损失较为严重,全省春茶总产量减产18.1%,春茶名优茶产量减产27.5%。其中温州早茶损失最为严重,全市春茶总产量、总产值、名优茶产量、名优茶产值分别减23.6%、17.6%、30.9%、21.9%。春雪来临时,温州永嘉县沿江一带的茶园正值采摘高峰期,而高山茶园的茶树正值芽叶初展期,冻害严重的茶园几乎没有开采,永嘉县春茶产量减少58%,产值减少49%。

  (二)名茶采摘难度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人口的外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紧缺问题在我省日益突出。在春茶生产高峰期,寻找采茶工人是我省大部份茶场的首要任务,为寻找并留住采茶工,各茶场纷纷提高采摘工资,提高采茶工待遇,包行包吃包住,采摘工资由前几年的每天20元提高到40元,但很多茶场还是请不到足够的采茶工人,在春茶生产洪峰来临时,造成大批茶叶不能及时采摘,影响了名优茶生产,损失非常严重。

  (三)优化改造力度大。茶叶优化改造是我省近几年茶叶产业的重要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茶树良种化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从2004年始,我省茶叶优化改造的主要任务是茶厂优化改造,今春各地对茶厂优化改造工作非常重视,省、市、县都制定了改造计划,明确了改造目标,出台了扶持政策,举办了技术培训。据业务统计,去冬今春,我省共改造茶厂396座,加工能力达到1.9万吨,茶厂优化改造工作取得了开门红。

  (四)质量管理强度大。2004年是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年,为贯彻落实安全年活动精神,4月份,我省组织了全省茶叶质量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对7个重点产茶县、8家茶用农资经销点、12个无公害茶基地、20家初制茶厂、4个茶叶交易市场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近几年,我省茶叶产销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各地通过发展无公害茶和有机茶,加强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制订茶叶质量标准,完善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培育名茶知名品牌,实施质量全程控制,茶叶卫生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展示展销幅度大。今春我省各地纷纷将全面整合品牌、举办展示展销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省、市、县均举办了一系列大型茶叶展览会,如我厅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济南茶叶批发市场在山东济南联合主办了“中国济南第三届国际茶叶博览会”;杭州市举办了“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大型研讨活动,并被中国茶叶学会等8家国字号茶叶机构联合授予“中国茶都”称号;宁波市举办了“第二届宁波国际茶文化节”;温州市举办了“第三届温州早茶节”;浙江省茶叶学会与平阳县政府联合举办了“浙江省敬老茶会暨平阳早香茶推介会”。这些茶事活动的举办,弘扬了浙江茶文化的悠久历史,提高了名茶品牌的知名度和企业竞争力,促进了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茶叶产业概况

  近年来,我省通过规划建设特色优势基地,实施茶树良种化工程,开展茶厂优化改造,大力发展无公害茶,优化整合名茶品牌,举办茶叶展示展销等举措,茶叶产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一)规划建设特色优势基地,茶园面积稳中有升。2002年我省制定了全省特色优势高效茶叶基地建设规划,计划重点发展浙东、浙西、浙南三大茶区,将绍兴、淳安、松阳、开化等22个县(市)列为重点建设区域。我省杭州、绍兴、丽水、湖州等地级市也相继研讨和制定了全市茶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同时省、市、县各级财政相继出台了扶持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政府投入资金显著增加,近3年来,我省已建立省级特色优势茶叶基地19个,省级出口茶生产示范基地4个,累计总投资1.9亿元,其中省财政补助达到1800万元,基地总规模10.2万亩,通过生产基地建设,我省茶叶优势产区特色更加显著,茶叶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茶园面积稳中有升。

  (二)实施茶树良种化工程,茶园基础素质明显提高。为加快茶树改良步伐,促进茶叶产业化发展,2002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茶树改良的通知》,通知明确了茶树改良的目标,即争取到2010年,全省无性系良种面积达到110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0%以上。近年来,我省各地非常重视茶树无性系良种化工作,在全省形成了茶树无性系良种化发展热潮。根据省农、财二厅制订的《浙江省茶树良种先进县评选办法》,每年先进县奖励10万元,2002-2004年三年共评出32个先进县和40位先进个人,累计奖励资金已达300万元。据统计,目前我省无性系良种面积已达77.4万亩,比2000年的24.7万亩翻了两番多,无性系良种比率也由2000年的12.8%提高到目前的32.3%,三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一举扭转了我省多年来良种率落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

  (三)实施茶厂优化改造,茶叶加工环境初步改善。为有效改善茶叶加工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消除卫生隐患,实现茶厂标准化、规范化和无害化加工,提高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2003年我省对全省茶叶加工厂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全省现有初制茶厂8000余座,其中大部份建于70年代和8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缺乏维护,加上多数茶厂承包者几易其人,许多茶厂存在设备陈旧、环境简陋、加工随意等问题,不仅加工厂的生产水平不高,而且茶叶加工过程的污染隐患较为严重。根据调研情况,我省及时下发了《关于实施茶厂优化改造的通知》,通知要求2004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茶厂优化改造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全省5000座左右茶厂,逐步改造、完善和规范加工环境和设备条件,淘汰部分无资源优势或布局不合理的小茶厂,重点改造和建设选址恰当,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能力的加工厂。改造后的茶厂规模,以年加工大宗茶30吨或承担300亩左右丰产茶园的加工任务为宜,并建立与完善茶叶加工技术规程,制订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茶厂加工档案,实现茶叶产品质量的全程控制。。目前已有30个县(市、区)开展了茶厂改造工作,改造茶厂近800座,初步改善了茶厂加工环境。

  (四)优化调整茶类结构,大力发展茶叶合作社,专业化程度显著提高。近年来随着高附加值的名优茶生产的发展,促进了茶类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带动了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2004年我省名优茶占全省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比重为32.4%和87.4%,并呈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势态。同时,由于茶叶产业在农业中优势突出,成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鼓励发展的主要产业,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扶持,茶农与企业发展茶业的积极性高带动了茶叶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与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全省茶农总户数从1991年的110万户减少到2004年的83万户,减幅达21.8%;户均茶园面积从1991年的2.16亩增加到2001年的2.55亩;特别是近年来新开茶园大部份是连片集中开发的,加上新一轮承包中茶园合理流向专业大户,我省茶园专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省委提出了“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新型的“四位一体”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茶叶专业协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用社发展迅速。全省已有主营茶叶产销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个,已成立茶叶产业协会78个,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116个,全省共有茶叶产销企业3300个,年销售额43.8亿元,其中年销售额500万以上的茶叶产销企业156个,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79个。全省已建立茶叶专业批发市场167个,年交易量4.8万吨,年交易额30.4亿元,其中杭州转塘、新昌、松阳、开化、淳安等茶叶市场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年交易额超亿元,新昌的浙东名茶市场以年交易量4000吨,年交易额4亿元,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列为全国重点茶市称号。这些组织已形成茶叶产业链,他们在调整茶叶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中把千家万户茶农带动起来全面发展,在把我省从茶叶大省建设成茶叶强省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五)实施无公害茶叶工程,大力发展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茶,茶叶卫生质量明显改善。为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我省从2000年开始实施无公害茶叶工程,重视茶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统一思想认识、颁布技术标准、建立示范基地、落实扶持政策、开展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检测、培育名茶品牌等措施,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卫生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是利用环境优势做好生态茶叶文章,遂昌、松阳、淳安、磐安等县充分发挥当地生态优势,积极实施无公害生产,倡树生态茶叶品牌,武义、诸暨、磐安分别获得了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无公害茶之乡、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的称号;二是举办技术培训。先后组织举办了茶叶产品质量管理、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等多次培训班,组织全省性茶叶炒制比赛,拍摄了《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等电视科教片,编印了《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等专业书籍和培训资料。三是加强生产基地和产品认证,目前我省通过认定的无公害茶叶基地达到177个,基地认证面积73.5万亩;109家企业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177家企业9.5万亩茶园通过有机国内和国际认证。四是加强质量检测。2004年浙江市场抽检和企业送检茶样达到2500批次,对照无公害茶叶标准,合格率达99%。在今年浙江省十大名茶评选过程中,浙江对29只申报名茶进行了市场抽检,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六)开展名茶品牌整合,举办十大名茶评选,资源优化竞争力增强。近年来,我省名优茶快速发展,已成为我省茶叶产业的支柱。但名茶品牌“多”、“散”、“小”的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名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我省各地将全面优化品牌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掀起了名茶品牌整合热潮。如松阳县将松阳银猴、银猴山兰、银猴龙剑、银猴白茶、银猴碧玉簪、银猴香茶等6只名茶进行品牌整合,统称松阳银猴系列名茶,制定了名茶系列标准,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据调查,2004年松阳银猴平均价达到了每公斤280元,比三年前提高近40%。武义、景宁、诸暨等县市也进行了品牌整合,通过整合后的武阳春雨在北京市场一炮打响,不仅平均售价上涨了近20%,而且还连连脱销。在各地名茶品牌整合的基础上,2004年我省开展的浙江省十大名茶评选活动,将名茶品牌整合推向了高潮,评选活动历时5个月,根据对每只申报名茶品质、规模、知名度、包装、标准化、产业化等6个方面42个因子逐项评分和评委会的最终投票结果,评出大佛龙井、开化龙顶、安吉白茶、西湖龙井、武阳春雨、松阳银猴、径山茶、金奖惠明茶、望海茶、绿剑茶为浙江省十大名茶,这是我省茶叶产业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我省名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我省实施名牌战略、打造茶叶强省的重要措施。

  (七)举办茶叶展示展销,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举办和参加国内外展览展销是提高名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省在名茶展销与品牌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品牌宣传活动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2002与全国农业展览馆联合举办了“2002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2003年在上海正大广场举办了“上海浙江精品名茶博览会”;2004年组织浙江省十大名茶赴香港参加了“香港美食博览会”,并举办了“香港浙江精品名茶展示会”;2005年在山东济南举办了“中国济南第三届国际茶叶博览会”,同时各市县也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茶叶展示展销活动,如杭州市举办了“中国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积极打造“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品牌;宁波市举办了两届“中国宁波国际茶叶博览会”;温州市连续三年举办了三届“温州早茶节”,这些品牌宣传活动的开展,不仅充分展示了我省精品名茶的风采,同时促进了市场开拓,带动了产业发展。近年来,开化的“开化龙顶”、新昌的“大佛龙井”、遂昌的“龙谷丽人”、武义的“武阳春雨”、松阳的“松阳银猴”等品牌宣传都取得较大成功,有力推进了茶经济发展。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为建设浙江茶叶强省,开创茶叶产销新局面,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将以优势基地建设、茶叶优化改造、卫生质量管理、名茶品牌建设为重点,夯实茶叶生产基础。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加强优势基地建设。根据特色优势茶叶区域布局规划,省财政从2002年开始已对特色优势茶叶基地投入扶持资金1800万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茶叶优势产区建设中特色不突出、效益不明显等许多问题。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将对优势茶叶基地建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不足问题进行认真总结,并继续加大省级特色优势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茶叶生产经营模式,提高茶叶生产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力争到2007年,实现浙西、浙东、浙南三大优势产区达到茶园总面积14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50%,茶叶产量9万吨,产值3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5万吨,产值29亿元的总体区域发展目标。同时,我省计划对珠茶出口企业省外拓展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建议省政府出台政策,对珠茶出口龙头企业赴省外建设茶叶生产基地进行政策鼓励和资金扶持,确保省外基地原料质量安全。

  (二)继续推进茶树良种工程建设。茶树良种化是发展名优茶的必备条件,是实现茶叶优质高效的根本途径。这几年的茶树改良工作取得的成效,为茶树良种工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开端,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当前各级领导重视,无性系良种茶经济效益高,农业结构调整的蓬勃展开,给茶叶结构调整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各地发展良种茶园以新种为主,换种改植较少,从长远出发,我省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仅依靠新园开垦是不切实际的,今后我省茶树改良的重点工作是换种改植。我省要求各地一方面要依据生产实际有选择地建立一些育苗点,适度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完善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建立育苗基地要坚持自繁自用、保证质量的原则,多年来大量外调的县(市),务必要加强调查监控,引导育苗专业户适当控制规模,防止盲目失控和良种繁育的大起大落,确保优质种苗的有效供给和产销平衡。另一方面要求各级叶主管部门要主动搞好良种种苗调剂工作,引导茶农注意品种搭配,指导建设高标准良种茶园。继续开展争创茶树良种化先进县活动,树立一批典型,加快全省茶树良种化进程。

  (三)加快茶厂优化改造进程。茶叶加工与拚配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工序,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目前我省较大部分茶厂加工设备陈旧、加工环境卫生条件差,存在着有害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隐患,已成为茶叶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卫生安全。为此,在全省实施茶厂改造是非常及时的,目前我省已制定了茶厂优化改造五年计划,要求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茶厂改造过程中做到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同时在茶叶加工企业建立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和卫生质量保证体系,并做到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确保茶叶加工过程质量安全。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省财政2004年安排350万元,2005年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如果成效显著,以后还加可以增加,上不封顶。

  (四)加强茶叶卫生质量管理。茶叶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将实施茶叶等第三批13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茶叶卫生质量管理是我省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强质量安全宣传,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严禁使用违禁农药,控制和监管生产源头,有效减轻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的危害,提高茶叶管理者与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二是继续加强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认证,鼓励龙头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和环境保证体系)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缩短与茶叶生产先进国家的差距,适应全球化的茶叶市场竞争。三是推行茶叶质量例行抽检制度,推行产品质量标识管理和加工全程可追溯制度,扶持大型龙头企业加大茶叶检测设备投入,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四是加强市场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掺杂使假,对生产中使用违禁农药或茶叶加工过程中掺杂使假的,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切实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全面提高我省茶叶市场综合竞争力,推动茶叶产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高新技术示范推广。提高实用新技术的贡献率对茶叶产业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此我省要求各茶叶主管部门,一是要切实加强茶叶科研和开发工作,大力推广茶园良种化、生产标准化和机采机制、无公害生产、清洁化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二是要加强业务干部的知识更新,加大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力度,组织举办不同层次的技术推广培训。要采取多形式把实用新技术及时送到生产经营者手中,努力提高实用技术到位率。三是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快茶叶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制修订,全面宣传贯彻农业部《无公害茶》相应四个标准,努力扩大标准的覆盖面和应用水平。四是要不断更新观念,转变工作方式,延伸服务触角,从注重产前、产中服务转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重上来。在服务对象上,要从注重茶农转到生产企业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上来,特别是加强对茶叶企业的服务,要帮助他们建好基地、完善技术与管理标准体系、组织开展品牌建设等。通过加强技术推广和服务,不断推动茶叶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茶叶经济健康发展。

  (六)加强名茶品牌市场建设。

品牌建设是茶叶产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提高我省茶叶市场知名度与竞争力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省在茶叶品牌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贸易全球化格局的形成,品牌效益将更加突出。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茶叶品牌整合,引导企业和农民群众增强品牌意识,通过强化生产加工、产品质量、管理监测等规范,保证茶叶名牌产品质量与市场信誉,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氛围。要整合品牌数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集中优势打响几个知名品牌。另一方面要继续举办和参加国内外茶叶博览会,引导企业走出本地,走向省外、国外,拓展外地市场,扩大知名度。优势产区应以我省名茶悠久的人文、历史背景为载体,推出一批“茶乡游”、“休闲观光茶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和设施,将名茶产业与文化、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开发茶叶资源,做大做强名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