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茶叶生产

广东茶叶产销情况汇报

日期: 2005-06-15 11:28 作者: 来源:广东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 【字体: 打印本页

 一、春茶产销的基本形势与全年预测

  目前我省春茶生产已基本结束,据最近调查,今年我省春茶产销总的特点是:产量持平,品质稳定,价格提升,出口减少,效益提高。

  ——产量持平。预计全省春茶产量1.94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粤东乌龙茶区预计平均减产6.5%。粤北、粤西等大叶种红绿茶区平均增产5%左右。由于我省普遍地区去冬今春雨水偏少,同时受3月份低温霜冻天气影响,茶芽萌动推迟,使今年春茶开采期平均推迟10—15天,对茶叶产量造成一定影响。但由于一些茶区茶园田间管理加强,而且有较多新投产茶园的补充,使春茶产量总体稳定在去年同期水平。

  ——质量稳定。乌龙茶区春茶期间雨水少,阳光充足,利于制茶,多数品种制茶期间基本没有受到天气因素影响;加上经过多年的技术培训,茶农制茶技术相对成熟;同时由于茶农的茶叶质量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安全合理使用农药,茶叶农药残留普遍得到有效控制。

  ——茶价上升。今年春茶的销售形势比去年好,茶价普遍上升,目前茶农手中基本没有茶叶滞积。全省春茶价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上升12%。如乌龙茶主产区潮州市春茶价格上升20%,毛茶每公斤比去年上涨10—20元。绿茶主产区英德市春茶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提高9.2%,高档茶提高15—20%。春茶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茶叶经销商不断增多,市场需求增加;二是加强了产后服务工作,茶区通过举办促销会、评比会等活动,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应,促进茶叶销售。

  ——出口减少。今年第一季度,广东口岸茶叶产品出口645.7万美元,比去年同期1082万美元,大幅减少40.3%。

  由于各级重视茶叶生产,加上今年春茶销售形势好,生产效益增加,茶农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预计今年我省茶叶产量可达到4.2万吨,比去年增长4%。

  二、今年以来我省茶叶生产的主要工作

  (一)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去冬今春,全省新植或改植换种无性系良种茶园1.1万亩。

  (二)加强技术培训。春茶期间,潮州、梅州、韶关等重点产区都积极开展茶叶加工技术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茶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全省各级办培训班23期,其中潮州茶区市、县、镇三级共举办培训班达15期。

  (三)抓好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是实施好饶平、潮安两个农业部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建设,抓好宣传教育,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目前全省已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的茶叶生产单位近30个,认定面积约8万亩。

  (四)加强产销服务。各级主管部门认真调查研究,积极为产区提供产销信息,做好促销工作。我厅组织了全省茶叶产业发展论坛暨第六届名优茶质量竞赛活动,重点产区潮安、饶平等县也举办了春茶质量评比等活动。

  三、当前我省茶叶产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一)主要问题

  一是茶树品种更新跟不上市场要求,老茶园多,品种更新慢。目前全省尚有占总面积60%左右的有性群体品种茶园,这些茶园多数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种植的,生产效益较低。乌龙茶区品种较单一,采收期集中,雇工困难时,采收不及时,影响茶叶品质。

  二是产销组织化程度低。目前我省个体(农户)经营的茶园占总面积的80%以上,这种分散的小规模经营阻碍了技术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难以培育品牌。

  三是标准体系不健全。一些茶类产品缺乏标准。已制订标准的,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实施应用,生产加工欠规范。

  四是技术措施不到位。多年来我省没有发展茶叶专项资金,基层茶叶技术推广部门经费缺乏,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推广难度大,造成技术措施不到位。

  五是茶叶市场秩序比较混乱。质量等级不符、品质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发展思路

  我省茶叶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我省茶叶产业的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培育发展优势茶产品和优势茶产区,形成合理的生产区域布局。通过改良品种、优化结构、提高品质、培育品牌、强化营销,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茶叶产业区和茶叶企业,构建现代化的茶叶产业体系,实现我省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要坚持“六个战略”。

  一是坚持集约化发展战略,以提高科技含量为重点,走内涵发展道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茶叶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当前农业发展受土地资源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今后我省茶叶生产要以巩固提高为主,依靠科技创新与进步,挖掘内潜,增优改劣,走内涵发展道路,把工作着力点放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上。

  二是坚持区域化发展战略,以培育发展优势茶产品和优势茶产区为重点,推进茶叶优势区域建设。要以资源为依托,挖掘地方特色产品,培育优势产品,形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要优化茶叶区域布局,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合理配置资源,做强优势产区,逐步形成区域化生产。

  三是坚持优质化发展战略,以强化标准体系与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无公害、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是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加快标准的完善制订与实施,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质量安全意识。通过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有效监控,推进和规范无公害、绿色食品茶叶生产。

  四是坚持产业化发展战略,以培育龙头企业和发挥行业协会功能为重点,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分散生产经营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生产关系。今后一要依靠国家与地方政策,扶持重点茶叶龙头企业,组建一些 “产、制、销一体化”的大型茶叶企业集团,逐步实现区域连锁经营,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力,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二要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作用,把分散的经营主体组织起来,逐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诚信经营、一致对外”的行业自律机制,推动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五是坚持品牌战略,以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的认同化为企业创品牌的工作重点,增强市场竞争力。当前市场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茶叶产业、茶叶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培育出有特色、知名度高的品牌。这方面,有些企业已做了不少工作,近两年来,全省已有八家茶叶企业的产品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的认同化是知名品牌的基本特征与要求。茶叶企业要围绕这些方面创造条件,培育自己的品牌,扩大品牌影响,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是坚持产品多样化与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开发新产品、新花色、市场新领域为重点,拓展茶叶消费与市场新空间。要最大限度满足市场对茶叶多样化的要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开发新产品,大力发展名优茶。出口企业除经营好现有传统绿茶、特种茶外,还要大力开拓新的符合国际口味的特色品种。要积极探索茶叶综合利用产品开发,研究开发精深加工产品,积极开拓茶叶新用途。要挖掘和弘扬茶文化,通过茶文化、茶会展、茶艺馆业等的发展,以及各种形式的品茶宣传活动,拓宽茶叶的消费渠道,促进茶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