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三届中华农业英才奖 > 农业英才风采录

创新种质 开拓水产养殖新产业——记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李思发

日期: 2014-06-25 11:02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李思发,男,1938年4月出生,江苏镇江人,汉族,中共党员,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农业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渔业专家组成员,国际水产养殖遗传研究网指导委员会中国委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淡水鱼类组专家,国际科学基金会(IFS)顾问等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曾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荣获世界水产养殖学会(WAS)终身成就奖、全球水产养殖联盟(GAA)终身成就奖。

  李思发从事水产养殖教学、科研已有50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培养学生上千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在国内外出版专著8部,参编著作6部,译著1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20余篇。

  李思发因在国内外水产养殖领域的杰出贡献和国际知名度,2008年获世界水产养殖学会(WAS)终身成就奖、全球水产养殖联盟(GAA)终身成就奖。李思发是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中同时获此两项殊荣的第一人。

拓宽视野研究领域从增量转向种质创新

  1956年,李思发考进上海水产学院,从此投身于鱼的世界。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

  大学毕业后的头20年,作为助教和讲师,李思发跟随我国著名的鱼类增养殖专家陆桂教授从事大水面鱼类增养殖工作。主要从事“量”方面的研究,目的是增加鱼产量、解决当时吃鱼难问题。就是在“读书无用论”盛行的日子里,他也没有放弃对水产养殖事业的追求,经常到湖泊水库蹲点,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水库养鱼和捕鱼》、《淡水鱼类种群生态学》、《Freshwater Fish Culture in China: Principals and practice》、《Culture and Capture of Fish in Chinese Reservoirs》4部著作就是这20年研究工作的结晶。其中,《Freshwater Fish Culture in China: Principals and practice》向国外读者介绍了中国的鱼文化、淡水养鱼原理及技术,为国际公认的经典著作;《淡水鱼类种群生态学》则是国内同行公认的鱼类生态学的经典著作,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参考书。

  1979年10月,通过国家考试和遴选,李思发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批赴加拿大的访问学者,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和海洋渔业部淡水研究所从事鱼类生态研究。在加拿大期间,他考察了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发达的农业,并逐步认识到,发达国家之所以有强大的工业,是基于有强大的农业。当时,美国和加拿大是1个农民养活20个城里人,富足有余;而中国却是8个农民养活1个城里人,还温饱不足。由此,他悟出了第一个道理:没有强大的农业,就不会有强大的工业;进而悟出了第二个道理:良种是发展农业的关键。

  李思发近30年着重于解决“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和安全”问题,注重于“质”的研究。本着“一个良种,可以形成一个产业,养活一方人,强大一个民族”的理念,他以我国淡水养殖主导鱼类为研究对象,从种质评估和发掘入手,以种质创新为目标,奉献“三农”为天职,孜孜不倦地求索着。

自主创新选育良种与开拓产业并举

  团头鲂是我国特有地方种。但是,这种鱼自20世纪60年代从野生鱼驯养以来,由于不注意保种和育种,种质迅速退化,生长变慢,体形变薄,性成熟提前。李思发在1982—1985年对团头鲂调查评估基础上,选择湖北淤泥湖团头鲂为基础群体,以数量遗传学原理为指导,系统选育与生物技术集成,经15年选育,育成“浦江1号”,其生长速度比基础群体提高30%以上,体形健美厚实。在太湖地区,“浦江1号”比一般团头鲂早上市一个月,产量产值分别提高20%以上。2000年农业部审定公布“浦江1号”为推广良种(GS01-001-2000)。这是世界上草食性鱼类首例选育良种。《团头鲂“浦江1号”选育和推广应用》2002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全国已建立了3个以其为主产品的国家级良种场,尚有2家团头鲂国家级良 种场正在建设中。我国团头鲂养殖年产量稳定在55万吨左右,其中“浦江1号”约占1/2,一年可增加产值10亿元。团头鲂在上海等地形成了“一条鱼两个产业”(即“种源渔业”和“休闲渔业”)的都市特色产业。团头鲂连续多年列入农业部主推品种。秉持“没有永久的良种,不进则退”的理念,李思发及其团队对团头鲂的选育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目前已选育至第9代,养殖性能进一步提高。

  罗非鱼类是原产非洲的暖水性鱼类,FAO推广的国际性养殖鱼。1994年,李思发引进尼罗罗非鱼“GIFT”品系。经3年评估,1997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确认其为引进良种(GS03-001-1997),命名为“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为了培育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可供规模化生产的优良品种,从1997年起李思发以其为基础群体,经在珠江、长江及黄河三大农业生态区大群体同步9年9代选育,产生了“新吉富”罗非鱼,这是我国近百种引进鱼类中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选育新品种。2005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将“新吉富”罗非鱼确认为新品种(GS01-001-2005),农业部公告(第631号)推广。2009年3月,该新品种获发明专利授权。“新吉富”罗非鱼已成为罗非鱼产业升级换代的新一代品种,为我国罗非鱼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种源基础。

  几年来,李思发通过“产、学、研”结合,建设了1个选育基地、3个国家级良种场、3个省级良种场的推广平台,在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行业进步和产业升级,为带动罗非鱼的三个产业(种源产业、养殖产业、加工产业),打造罗非鱼的三个全球第一(养殖产量、加工出口、产业链规模)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2006—2008年,全国罗非鱼总产量3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2,产值约264亿元;加工出口量58.5万吨,出口额13.7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量的2/3;每年提供就业岗位约50万个。“新吉富”、“吉富”及其衍生品系(“吉奥”等)在全国罗非鱼产业的覆盖率达70%左右。

  为了提高罗非鱼的肉质和口味品质,提高养殖效益和市场价值,从1999年开始,李思发及其团队开始了耐盐罗非鱼的育种研究。以数量遗传学理论为指导,采用杂交与选育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选用耐盐性强但生长慢的萨罗罗非鱼和生长快但耐盐性弱的新吉富罗非鱼为遗传材料,优选出“吉鲡”罗非鱼。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①兼具较为理想的耐盐性和生长速度,适合15〜25盐度水体养殖,5〜6个月可达500克以上商品鱼规格;②具有自繁和批量化苗种生产能力;③口感优于淡水养殖罗非鱼,可同一般石斑鱼、鲷等媲美,其塘边价为一般淡水养殖罗非鱼的2〜3倍。

潜心研究确定保护鱼类种质资源的技术路线

  鲢、鳙、草鱼是我国最重要的养殖鱼类,也是老百姓的菜篮子鱼,但其种质问题长期未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期,李思发建立了国内首家水产种质资源研究室,开始了“长江、珠江及黑龙江鲢、鳙、草鱼种质收集和考种”研究。经过8年研究,李思发揭示了不同水系鱼类群体间存在表型和遗传型差异,其中长江种群最优的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建立原种场—良种场—苗种场三级平台予以保护、开发、利用的技术路线。《长江、珠江、黑龙江鲢、鳙、草鱼种质资源研究》(1990)是当时该领域最具影响的学术著作。李思发的有关研究成果对我国水产种质资源研究的开展和管理产生一定影响:一是国内主要水产研究机构相继成立了种质资源研究室,我国水产种质资源研究进入盛期;二是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视,1991年成立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1991—2008年李思发先后担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职务。

  1990年以后,他进一步开展长江“四大家鱼”、中华绒螯蟹、新疆额尔齐斯河特种鱼类,以及长江口九段沙自然保护区代表性鱼类等的种质资源研究。一是发掘优良种质材料,为后续种质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二是为我国水产种苗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具有中国特色的“原种场—良种场—苗种场”体系逐步形成,指导建立了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20多个。三是致力于我国水产种质标准化建设,发展并完善了鱼类形态、养殖性能、细胞遗传及分子遗传的集成检测和鉴定技术,把我国水产生物种质检测技术和能力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淡水主要养殖鱼类种质研究》(1998)对10种代表性淡水养殖鱼类的种质特征做了首次系统深入的阐述。同时,李思发还主持制定鲢、鳙、草鱼、青鱼、罗非鱼、河蟹国家标准6项,《养殖鱼类种质检验》国家标准15项,均已公布实施,成为我国制定水产种质标准及检测工作的依据。

  2006年以来,李思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鲢、鳙、草鱼、团头鲂遗传资源的变迁”,把视野从我国“三江”(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扩大到世界“三洲”(亚洲、美洲及欧洲),审视和评估这些重要鱼类自人工繁殖50年来和国外移植50年来的时空上的遗传变迁和资源变化,揭示了长江为这些鱼类的源头,实属世界性遗产,亟待保护。

2008年1月18日,李思发教授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