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成果展 > 农业部行动

两部门探索联动机制 制定植物新品种规则

日期: 2011-01-27 11:11 作者: 韩乐悟 来源:法制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本报北京1月26日讯  据农业部今天信息,为适应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之需,增强打击侵犯品种权力度,农业部目前正着力于相关法律基础建设,除了已启动修订新品种复审委员会审理规定、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处理规定,新品种命名规则也在制定中。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构筑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屏障,一要夯实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基础;二要创新保护品种权的方式;三要探索品种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的联动机制。

  据介绍,为适应品种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部于2007年重新修订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2010年颁布了《关于台湾地区申请人在大陆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的暂行规定》,目前已启动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审理规定》和《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处理规定》的修订工作,正在制定《农业植物新品种命名规则》。

  为积极应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发展的变化,还将研究把相关条例上升为法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高品种权保护水平,增强打击侵犯品种权的力度,落实品种权保护与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来源披露和惠益分享有效衔接的制度安排。

  由于植物新品种保护既与国家粮食安全紧密相连,又与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基本权益紧密联系。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将品种权行政执法与种子市场监管相结合,通过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吊销种子销售许可证,创建保护品种权的快速通道,不但能够较好地制止侵权假冒行为的滋生,还能及时从源头上消除品种权侵权行为带来的其他不良影响。

  多年来,农业行政机关与司法部门通过沟通及合作机制,双方在品种权制度完善、侵权认定标准、损害赔偿计算、侵权鉴定技术与方法、侵权责任的承担以及侵权物的处理等方面,形成了众多合作成果。日前,农业部和最高人民法院又专门召开研讨会,共商品种权执法问题。

  记者今天还了解到,农业部开展了一系列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国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7.3万人次,检查种子企业近3万个(次),整顿市场8500余个(次),捣毁制假窝点40个,查处案件830件,查获假种子925吨,移送司法机关46件,逮捕8人,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300余万元;查处了37件侵犯玉米、水稻品种权案件,涉案种子达50万公斤,案值达7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