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成果展 > 媒体报道

甘肃省着力查处玉米种子案件

日期: 2011-03-04 16:52 作者: 王朝霞 来源:甘肃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3月2日,在武威市凉州区文化广场,甘肃省农业执法总队将30余吨侵犯品种权和假冒伪劣杂交玉米种子全部粉碎,总价值达到15万元。这是全国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甘肃执法现场会上的一幕。

  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涉及我国种业自主创新和农业丰收,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重点内容。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种子繁育基地,国务院将武威、张掖、酒泉列为生产假冒侵权种子的重点地区。农业部将“双打”专项行动延长3个月,将以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制种大省为重点区域、以水稻和玉米种子为重点产品、以打击“套牌”为重点内容,加强案件查处。

  我省河西走廊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自2005年我省查办全国首起植物新品种侵权案涉案开始,省农牧厅共依法查处侵权案件26件,涉案玉米种子630多万斤,协助法院调查取证及进行证据保全40多次。全省公安部门在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中,仅酒泉、张掖、武威3市公安机关介入侦破处理的案件有8件,涉案10人,涉及杂交玉米种子140多万斤、假冒进口洋葱种子109罐,涉案金额达195万余元。近3年来,全省法院系统共受理杂交玉米品种权侵权案件118件,占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19.2%,有力地维护了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作物育种创新和品种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