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业厅关于打击侵犯农业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精心组织,布署全省农资市场整治工作。一是建立省级联动机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与省工商局、商务厅、公安厅经警总队等相关部门形成了部门联动机制,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加大了执法合力。二是制订举报奖励办法,设立举报电话。为打击违法经营农药行为,规范农药市场秩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海南省举报违法经营使用农药奖励办法(试行)》,我厅开设了全省统一的违禁农资举报电话12316。三是部署全省农资打假行动。2月底,我厅组织全省农业执法部门参加2011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并印发了海南省《2011年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方案》,结合农资打假深入开展打击侵犯农业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和农业执法联络员制度,整合执法部门力量,做到“全省一盘棋、一张网”,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水平和效能,精心营造“绿盾护农”的良好法制环境,促进海南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
(二)加大普法宣传和科技下乡力度。一是充分与“冬季瓜菜进行时”栏目联系,陪同记者到基层了解我省农业执法与打击高毒违禁农药的情况,宣传农药管理法律法规,普及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和识假辨假知识。二是组织召开全省农药批发零售企业座谈会及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加强农药源头监管;同时,针对农药管理盲区进行重点监管,对全省高尔夫球场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召开全省高尔夫球场农药使用管理座谈会,全面加强农药监管,消除监管盲区。三是印发《海南省农业厅致南繁种子科研生产经营单位(个人)的一封信》和《海南省农业厅关于规范南繁种子生产秩序的通告》,张贴至南繁育种基地镇、乡、村主要交通要道,普及南繁育制种法律法规知识,规范南繁育制种秩序。四是举办“瘦肉精”快速检测培训班,提高我省动物卫生监督人员检测水平,共培训全省生猪检疫监督工作业务骨干80多人。五是组织开展2011年放心农资下乡活动。省农业厅在儋州和琼中举办了启动仪式,通过发放技术资料和现场咨询活动等活动,增强农民的守法和维权意识,同时印发通知要求各市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此项活动。至5月31日,我省共培训和接受农民咨询约2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52万份;悬挂横幅1000多条,标语2000多张,出动宣传车300多车次。
(三)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维护农业生产和农资市场稳定
上半年,全省农业执法部门重拳出击,绿盾护农,成效显著。全省累计出去执法人员11000人次,立案163起,结案135起,移送司法机关1起,捣毁窝点93个,罚没物品15吨,涉案总金额48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1)种子执法监管方面。在印发《2011年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农业部种子执法年要求,印发了《海南省2011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和《2011年南繁种子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织执法队伍对三亚、陵水、乐东和临高等4个市县开展了两次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了105家单位,抽查了110个样品。
(2)肥料执法监管方面。加强对外省肥料进入我省市场的备案登记管理,派专人对外省进入我省的肥料品种进行审核,并登记其负责人的基本信息,上半年我厅共备案外省肥料厂家32个,涉及92个肥料品种。
(3)农药执法监管方面。1月1日,省农业厅、公安厅、工商局、质监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严打禁用农药经营使用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紧急通知》,1月30日,我厅又下发《关于当前严厉打击禁用农药确保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农业执法队伍深入开展打击经营使用禁用农药行动。6月14-16日,省农业厅还牵头组织西部儋州、澄迈、临高、白沙、昌江、东方、乐东等7市县开展联合交叉执法检查,重点打击农药经营店及主要瓜果菜生产基地违法经销和使用农药行为。截止6月20日,全省累计印发宣传资料15万多份,检查农药经营店4325家次,清理过期农药162件,处理标签不合格产品13个,取缔无证经营店93家,立案查处49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例,行政拘留1人,暂扣各类农药近7吨,查获高毒禁用农药165公斤,行政处罚80多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60多万元。
(4)饲料兽药执法监管方面。积极推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工作,经组织专家对符合兽药GSP管理条件的试点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验收,海口、儋州、屯昌、琼海四个市县共11家兽药GSP经营企业通过了试点验收。同时,加强兽药饲料经营企业检查力度,由省农业厅农业执法稽查处、饲料兽药管理处,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海口市畜牧兽医局联合组成执法检查工作组,对海口市海榆中线、椰海大道的两个粮油批发市场内15家兽药饲料经营企业进行突击检查整治,查封3家兽药饲料经营企业,共查处涉嫌违规经营假劣饲料8吨,货值2万余元。
(5)农机执法监管方面。联合省公安厅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严厉打击查处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在全省开展严厉打击查处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上半年,全省累计出动农机执法人员1057人次,检查拖拉机12069台次,查处改装加胎拖拉机1327台次,查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1083起。
(四)对农业投入品质量进行抽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1)开展种子、农药和肥料专项整治。一是上半年共抽查56份农作物种子样品,56份样品合格,合格率为100%。二是强化农药市场监管。省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共抽查农药产品50批次,目前已检测完毕,正在复核中。三是强化肥料质量抽检。上半年全省共抽检肥料67个,合格样品为62个,合格率92.54%。
(2)饲料兽药质量抽检情况。上半年,我厅加大了饲料兽药质量抽检工作力度。组成2个执法检查组,分别赴屯昌、琼中、保亭、白沙、临高、昌江、东方和乐东8个市县开展违禁药物执法检查,共检查了17家生猪养殖场、8家屠宰场、49家兽药饲料经销店,并现场抽检猪尿79份,现场采用试剂条快速检测方法检测“瘦肉精”和莱克多巴胺,未发现“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使用。上半年,共检测猪尿205份、羊尿13份、饲料90批次,合格率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剧毒农药屡禁不绝。部分农民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立竿见影”的高效农药,盲目购买农药,使得一些高剧毒农药有了一定的市场;部分农药经销商受利益驱使,销售高剧毒农药;高剧毒农药的流通渠道日趋隐蔽,给执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部分农民维权意识不够。没有掌握辨别假冒伪劣农资的基本知识,法律意识十分淡薄,对购买了假劣农资后如何追讨赔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甚了解。
(三)部分农资经营者思想认识不够,仍存在坑农害农,售卖假劣农资现象。
(四)执法力度有待加强。省里还未成立农业综合执法总队,海口市未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有些市县执法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范围,工作经费、执法装备等没有保障到位;大部分市县执法人员为半路出家,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日常检查,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对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散地和经营门店的日常监管;加强对农资生产、经营者加强培训,引导其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督促其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档案,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实现农资产品质量全程跟踪和可追溯管理。
(二)加强质量监测,强化监督检查。以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等农资为重点,加大抽检力度,及时公布检测结果,依法处理不合格产品和违规企业。
(三)加强部门协调,强化联合打假。加强与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部门间联合打假的工作机制,紧密配合,形成整体合力。
(四)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源头监管。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普及农资识假辨假知识,增强农民维权能力,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资,提高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
(五)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推广农资连锁、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行业协会等模式,支持和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名优农资企业、农资专业合作组织等直接到乡村设立经营网点,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的覆盖面。
(六)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举报制售假劣农资行为,强化对违法制售高剧毒农药的查处,加大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相关新闻
-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出台 2022-02-13
- 标本兼治打击种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经济日报7月8日第6版) 2021-07-12
- 四川省开展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 2019-06-27
- 第八届全国农业知识产权论坛在杨凌召开 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