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测土配方施肥 > 经验交流

土司故里孕丰年——湖北省咸丰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记实

日期: 2009-12-07 16:14 作者: 来源:湖北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这里有“华中植物园”美称,拥有珙桐、古杜鹃、古鹅掌楸、红豆杉、银杏、紫油厚朴等世界级珍品树种,你可以想象她的美丽;这里有令人流连忘返的坪坝营森林公园,有文化底蕴丰厚的唐崖土司皇城,你可以想象她的神奇;这就是公元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朝廷取“咸庆丰年”之意赐名建县的咸丰县。良好的愿望并没有使这块位于鄂、湘、黔、渝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山民脱离苦海,多少年来,贫穷的山民依旧是吃糠咽菜。直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任弼时、等174位将帅带领边区人民在湘鄂西根据地留下了不朽战绩,建立了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人民政府,勤劳善良的咸丰人民才“耕者有其田”,从此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翻身做了主人的山民对这块赖以生存的土地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农业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全县的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产量增长了几十倍。“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是咸丰农民口口相传的一句农谚,因此,全县化肥用量也由25年前的3500余吨提高到52700余吨。

  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化肥投入过多过滥也使耕地质量下降,以至于出现了像丁寨乡高坡村农户杨秀立那样的种烟烟死、改种玉米也不长的困境!

  咸丰县农业局的技术员们有一双慧眼,一眼看出这都是土壤营养不均衡惹的祸——要使农作物健康生长其实也像使人身材匀称一样,要“缺多少、补多少”才刚刚好,否则不是“虚胖”就是僵苗!但全县52万亩耕地究竟缺何种养分、缺多少养分,岂凭一双慧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004年,枝江市的农民曾祥华向来访的温家宝总理提出了 “希望农技人员帮助农民化验土壤,好让农民对症施肥”的建议,2005年,国家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在全国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来解决千千万万个曾祥华的问题。

  科学测土 揪出作物僵苗“元凶”

  2008年3月,咸丰县获准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这对于盼望已久的“杨秀立”们来说,是一场及时的甘霖!

  湖北省咸丰县农业局将优势资源全力向这一从源头上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的项目倾斜:配备装修一新的化验室、办公室各一层,测土配方施肥专用车一辆,做到资金、车辆、人员、设备“四到位”。2008年,土壤肥料质量监督检验站共购置仪器设备50台,其中高档仪器20台,建成总面积200多平米的化验室,培训化验员共5人,培训检验室内审员4人。在2009年全恩施州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检查评比中,因其化验室建设起点高、设备齐全、制度完善而获得了全州第一县级化验室的美誉。

  县委县政府对这一关系到33万咸丰农民最可宝贵的生产资料的“家底”的工作高度重视,安排县农业局组织土肥站技术员先去华中农业大学培训,经培训的技术员回来后给县乡农技人员再详细讲解取样单元划分方法、取土操作规程,全封闭式的培训结束后,由局土肥站牵头的取样队才分赴全县11个乡镇实地取土。于是,2008年秋冬之交,不管是在高山之巅,还是在深谷狭溪边,都可见到取样队员的身影。农艺师朱建桥是项目建设的技术负责人,每一批土样他都要进行验收,直到4020个合格的土样被送进了化验室,为了鼓励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虽然腊月的大雪使山路变得异常崎岖,项目负责人总农艺师余成志还是带着土肥站人员挨个的给农业服务中心人员送去了劳务费。

  2008年冬季的数九寒天里,县土肥站化验室里的灯几乎是彻夜长明,但化验员们心里却暖烘烘的:因为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面对4000多个土样要化验2万多项次的繁重任务,参加过第二次土壤普查的“老”土壤肥料工作者袁雪莲勇挑重担,既当站长又当化验员--主动承担土壤酸碱度的化验检测任务!

  2009年的初春,咸丰县土肥站化验室里开出最美的报春花:完成了4000多个土样的5个项目的测定,出具了20000多个检验数据,得出了咸丰县土壤养分丰缺概况:全县缺钾面积占常用耕地面积的73%,严重缺钾面积占35%;全县缺磷面积占47%,严重缺磷面积占5%;全县缺氮面积占34%;全县土壤PH值小于4.5的强酸性土壤占60%,ph值小于4.0的极强酸性土壤占27%。

  而土壤PH值对农作物长势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在PH值4.0以下的强酸环境里,土壤中的铁、铝、锰和锌高度溶解,其中的铝离子使作物根系变短变粗、须根停止发育进而无法从土壤中吸取营养。虽然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早就注意到玉米的僵苗现象,但直到这次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才得以大规模化验土样,才揪出了僵苗的“祸首”和“元凶”--在营养不均衡之外,土壤酸化又使其雪上加霜。

  广泛培训撒播科学施肥真知

  拿着详实的化验分析数据,咸丰县农业局一班人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终于为咱们咸丰农民的耕地的沉疴重疾找到了‘病根’!”于是,迅速组织咸丰县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组成员会商,拟定了一个广泛培训、多点试验、精准配方,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金钥匙送到农民手中的工作方案。

  第一层次是培训农业局技术干部,他们邀请省、州土壤肥料行业的专家、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技术员来农业局传道授业解惑,接受了新知识洗礼的农技干部就开始培训乡镇农技员和肥料经销商,与此同时,他们还把测土配方施肥培训与新型农民培训结合起来,综合各方面的专家在果园、菜园、茶园里现场传授系列农技知识,让难得赶一次场的山民们吃一次农业科技的饕餮大餐。高乐山镇小模村的农民至今忘不了他们的那次农技盛宴:2009年4月7日,县政府牵头,在玉米地里召开了一场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现场会,来自各乡镇分管农业的领导、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同步聆听了县土肥站资深专家覃方可的技术讲座。除此之外,安装了小喇叭、贴上了测土配方施肥宣传标语的取样车是不拿工资的流动宣传员,20副硕大的墙体宣传标语也肩负起宣传测土配方施肥重要意义的重任。

  农民知晓了测土配方施肥重要性、必要性之后,县土肥站就在全县11个乡镇、283个村中挑选了22个村作为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村来展示测土配方施肥节本增效的科学性。他们分别在高山、二高山、低山的高、中、低肥力水平的田块中做了20组水稻、玉米这两种主要作物的“3414”、“3410”试验、小区效果试验和大区示范。经测产验收,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亩增稻谷25-60公斤,增产6-10%;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亩增产10-75公斤,增产2-15%,科学施肥增收增产的效果立竿见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块块试验田就是一本本搬不动的立体教科书,吸引了远近山民们来直观地阅读。

  全县土壤酸化十分严重,咸丰县土肥站把遏制土壤酸化作为当前土壤肥料工作的重点,提出了“施用石灰(50-300斤/亩,分3年逐步施用)以调酸补钙,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以增加土壤活性、测土配方施肥使养分更均衡”的改良办法,他们在土壤酸化面积最大、最严重的小模村召开了土壤改良现场会,会上邀请县电视台的记者全程拍摄了土肥专家讲解酸化原因、酸化危害、酸化治理的方法,在电视台连续播发了一周。

  做足了重点区域、重点田块的宣传和指导后,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全县52万亩耕地。在全县提出了倡导“稳N、控P、增K、配微”为主的科学施肥措施。他们把这一施肥措施以及科学选肥、储肥方法印制在8000份精美的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上,每一张卡辐射指导取样点周围80亩耕地施肥。另外,他们还把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建到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让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除了把县里给的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复印给农户之外,还能实时调阅详实的土壤化验数据给农户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技物结合 土司故里咸庆丰年

  根据咸丰县土肥站的市场调查,过去几年来,咸丰县常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总计52700吨,其中尿素12000吨、碳酸氢铵15000吨、过磷酸钙18000吨、硫酸钾(烟叶用)1500吨、氯化钾200吨、中高浓度复合肥6000吨。

  但依据对4000多个土样检测的结果分析,咸丰县农田经济合理的用肥指标应为:尿素用量12600吨、30%复合肥用量30000吨 (或45%复合肥用量20000吨),目前全县多施普钙5500吨,钾肥施用面积不足30%。

  科学施肥任重而道远!但这难不倒攻坚不畏难的咸丰县农业人!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咸丰县诞生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如果优先和这些组织和企业联姻,产生的示范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循着这一思路,咸丰县土肥站为二仙岩反季节蔬菜合作社开展了个性化服务,利用现有的配肥站为其配制萝卜、白菜专用配方肥;落户咸丰的湖北汇农食品有限公司以生产山药为主,今年咸丰县土肥站给他推荐了14:15:16的洋丰牌配方肥,秋收时节,总经理钱国刚来报喜:“原来亩产4000斤就很不错了,今年亩产4500斤是稳的。这肥料真是好啊,用到哪里好到哪里!”发展从福建引进的白茶产业的富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袁家友也深有感触:“800亩茶园里按土肥站的要求全部盖上秸秆,不仅杂草少多了,虽说有秋旱,掀开草一看,墒情还蛮好!这草烂掉了还是肥呢!”除此之外,他的基地旁按土肥站的要求已堆沤了100m3的有机肥备用,县配肥站给他的15:5:10配方肥已全部作为冬肥施到了地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咸丰县农业局抓住机会乘势而上,他们在全省选定了洋丰等3家配方肥定点加工企业签订定点加工适宜配方肥合同,选定泽隆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农源农资经营部在全县建立40个配方肥供应网点,确保11个乡镇的中心集镇都有配方肥供应点,探索出成熟的“厂家、商家、农家、专家”四结合的技术推广模式,逐步完善“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服务功能。

  如此一来,虽然2008年化学肥料用量约为52700余吨,其中过磷酸钙为18000吨,那么,若从现在开始完全根据全县土壤磷养分状况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至少可以减少过磷酸钙用量约6000吨以上,全县农民每年可节本近400多万元;根据当前全县土壤钾养分状况需要补充氯化钾约1000吨以上,预计增加投入约600万元,按照利比希(土壤营养学家)的“最少营养定律(当你供给一个最少营养的时候,你能提高许多其他营养的肥效)”预计全县每年可增产粮食10000吨以上,增加收入1600多万元。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一增一减之间,测土配方施肥这一技术就可为咸丰农民每年至少节本增效1200万元!

  目前,县土肥站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已经在全县落实30个耕地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点,全县耕地的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已经进行,这些工作的开展,将有助于验证优化肥料配方,便于编制全县耕地质量建设中长期规划……长此以往,咸丰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地会更肥,这块魅力无穷的土司故都将会年年是丰年!(来源:农村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