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测土配方施肥 > 经验交流

湖南:“企企”互动模式 促桂阳烤烟配方肥推广应用

日期: 2007-11-27 09:37 作者: 来源:湖南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湖南郴州桂阳县素有“烤烟王国”的美称。近年来,桂阳县牢固树立“科技兴烟,品牌强烟”的战略思想,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烤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过程中,建立了“农技部门+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农户”运作模式,即由县农技部门取样测土,制定肥料配方;龙头企业按照农技部门确定的配方确定全县烤烟需肥品种与数量,并结合烟用物资统一供应方式,与农户签订种烟购肥合同;定点加工企业根据龙头企业提供的购肥合同清单生产配方肥;最后由龙头企业将配方肥统一配送到农户家中,农户按照农技部门发放的施肥通知单进行科学施肥。目前,运用这种模式,全县推广烤烟配方肥应用面积55.5万亩,推广配方肥5.58万吨,平均每亩节约化肥0.9公斤(折纯量,下同),增加产量4.8公斤/亩,提高上中等烟比例3个百分点,每亩节本增收63.4元,为全县烟农节本增收3518.7万元。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作媒搭建平台,部门、企业联姻创新运作机制

  桂阳是烤烟生产大县,全县60%以上的财政收入来源于烤烟,农民70%以上的农业生产收入依赖于烤烟。烤烟已成为全县不可缺少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桂阳在烤烟生产技术如品种改良、漂浮育苗、地膜覆盖、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对烟叶整体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新技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传统的施肥观念,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肥,重大量元素肥忽视中、微量元素肥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龙头企业—县烟草公司虽然就如何改变烟农的施肥观念,如何完善施肥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从而提高烟叶品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示范,但都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2005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立项以后,桂东县农业局立即向县委、县政府作了简要汇报。此时,恰逢县委、县政府开展一场如何进一步提高桂阳烟叶质量,提升桂阳烤烟知名度,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全县献计献策大讨论活动。听了县农业局的汇报后,立即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召集烟办、农办、县烟草公司等部门负责人,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各单位的职责,达成了农技部门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协议。“农技部门+企业+农户”运作模式初步形成。

  (二)农技部门取土、测土,组织专家科学设计配方

  立项以来,桂阳县农技部门利用补贴资金,严格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共采集大田耕层混合土样8205个,试验田耕层混合样635个,耕层环刀样700个,累计常规分析化验样品34488项次,分析化验微量元素样品3435个计17175项次,完成“3414”田间肥效小区试验、示范72个,完成农户施肥情况调查6098户。县农技部门先后聘请、组织省、市、县有关土肥专家,研讨、设计烤烟配方18个,并邀请龙头企业、配方肥定点加工生产企业参与到测土、配方过程中来,让他们了解测土、配方方面的一些知识,增强企业测土配方的主人公意识,提高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共形成烤烟大面积配方7个,生产配方肥5.58万吨。

  (三)企、企互动双赢,部门加强监管

  肥料配方设计好后,按照农技部门与龙头企业达成的合作协议,由龙头企业组织配方肥的生产与销售,农技部门、物价部门、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负责配方肥料的质量监管与价格定位,以保证农民的利益。龙头企业为保证自身的利益,采取“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招投标年生产能力2万吨以上、社会信誉度较好的知名企业为配方肥定点加工生产企业。知名企业为保证自己的社会信誉度不受影响,决不会偷工减料,而是精心加工生产,借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东风,在不亏本的前提下,生产出质优价廉的配方肥来,以扩大社会效应和提高企业知名度。农民看到知名企业生产的肥料和农技、物价部门所做的工作,也吃了一颗“放心丸”“定心丸”,将配方肥100%用于烤烟生产,从而提高烟叶的整体质量,达到龙头企业、肥料定点生产企业、农户“三赢”的目的。据工商、农技、技术质量监督等部门统计,全县每年查处肥料违法案件20余起,假冒伪劣化肥1000余吨,但配方肥合格率达100%。

  据统计,近三年,桂阳县每年烤烟种植面积24.5万亩,其中实施烤烟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2万亩,占烤烟面积的89.79%,配方肥应用面积22万亩,占实施面积的100 %。配方肥已成为全县烟农深受欢迎的主要肥料品种,烟农们形象地称之为生产优质烟叶的“宝肥”。

  (四)健全投入机制,按合同订肥、供肥

  在物价等部门的监督下,实行烟用物资统配统供,有利于保证烟用物资的质量,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避免烟农自行购买烟用物资造成品种繁杂影响烟叶质量,从而保障烟农的利益,促进烤烟标准化生产。据物价、农技部门测算,每生产一亩优质烟约需投入生产成本435-455元,,近几年来,桂阳已形成了烟用物资统配统供的四家共同投入机制,即:每生产一亩烤烟,财政投入50元,烟草公司100元,烟农185-205元,烟厂100元。每年12月份,桂阳县烟草公司便组织各乡(镇)烟草站与烟农签订烤烟种植合同,并根据市场行情向农民收取烟用物资包括农药、化肥、地膜、调节剂等在内的合同金185-205元。利用这种投入机制,县烟草公司将配方肥纳入为烟用物资统配统供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将农技部门研制的区域性配方交给肥料定点加工企业,肥料定点加工企业按照合同写明的配方肥所需品种、数量,批量组织生产,接受农技等部门检验合格后,调运至县烟草部门仓库,县烟草部门再将肥料分期分批及时供应到农民家中,农民按照农技部门发放的施肥通知单,进行科学合理施肥。在烤烟基地生产上,已形成统一供种、统一供苗、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收购、统一栽培管理措施、统一技术指导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全县22万亩烤烟都“吃”上了质优价廉的烤烟专用配方肥。

  (五)多种措施并举,确保配方肥应用于烤烟生产

  农民领到配方肥料后,能否完全运用到优烟开发上,能否科学合理的施用,这是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了使该项技术真正落实到田间地头,桂阳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确保该项技术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目的。

  1、配方施肥建议卡和生产管理手册相结合。走进桂阳优烟区农户,每户农户都拥有“一卡一册”。“一卡”就是配方施肥建议卡。什么时候施肥、施多少肥,在配方施肥建议卡上都写得清清楚楚,并且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也可以看懂。“一册”就是生产管理手册。要求烟农每次农事操作后都要进行登记、记载,以便技术人员及时掌握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并且及时记载施用效果情况。农民称生产管理手册为“户籍化管理手册”,不管过了多久,翻开手册便知道哪一年哪一天所做的事,做的效果怎么样。据统计,桂阳县每年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和生产管理手册12万余份(本),发放到户率均达100%。

  2、创新运作模式与健全服务体系相结合。一个好的运作模式,如果没有健全的服务网络体系相匹配,技术就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效果也就会打折扣。桂阳在配方肥推广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上,一是创造工作条件,提供工作经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推广测土配方肥的主力军作用,在原农技站、烟草站技术力量的基础上,又聘请126名村、组级科技带头人为技术人员,健全了县、乡(镇)、村、组四级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二是在烤烟作物上全面实行项目负责制和技术服务队员包干制。把优烟开发区作为一环区,辐射示范区为二环区。在开发区按2000-3000亩设一个项目区,每项目区设一项目长。一环区每100亩派一名技术服务员,二环区每150亩派一名技术服务员。在作物生长季节,要求技术服务员全部实行三带三同,即带调令、带行李、带技术承包合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搞技术推广,由过去的室内课堂传授转变为现在的田间手把手地指导农民如何施肥、施多少肥。

  3、试验、示范与宣传培训相结合。一是办好试验、示范点进行推介宣传。桂阳农业和烟草部门每年都要建一个1000亩以上的烤烟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区;以乡镇农技站、烟草站的技术力量为依托,每个项目乡镇至少主办1个500亩以上的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利用“金叶夜校”进行技术培训,共培训乡镇技术骨干和示范农户5000人次,培训农民6万余人次。三是利用电视媒体、宣传车等进行巡回宣传,共印发技术资料3万余份,张贴标语3000余张,悬挂横幅100余条,全县上下掀起了学习、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