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市水稻香蕉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好
广东中山市两大主要作物是水稻和香蕉,市农业部门紧密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节约型农业的目标,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运行新机制,测土配方施肥已成为中山市农业增效、作物增产、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06年中山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万亩,其中示范面积400亩、辐射带动2.96万亩。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促进作物增产、农民节支增收,肥料利用率提高了2.2个百分点,共节约化肥170吨,节省成本76.5万元;增产稻谷150吨,增产香蕉1400吨,增加产值128.5万元,全市实现节支增收205万元以上。如黄圃镇平洲村农户伍伟洪家中80亩香蕉地,去年按常规施肥,耗用肥料总开支50480元(平均631元/亩),今年按照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施肥,虽然肥料价格上涨,肥料总开支为45200元(平均565元/亩),但比去年节省5280元,香蕉产量比去年增产15%,家庭收入中仅香蕉一项就比去年节支增收11.24万元。
此外,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既培训了新一代新型农民、改变了传统的不科学施肥观念、优化了肥料施用结构,有效地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品质、促进了耕地质量建设、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测土配方施肥在中山市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样显著。
2006年中山市测土配方施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作部署超前。为了加强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领导,2006年中山市投入测土配方施肥资金35万元,成立了以市农业局副局长林健良任组长、梁永福、杜江华任副组长、林森馨、梁智伟、钟良考为组员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土肥站设立了“测施”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方案制定和运作协调。各镇、区也相应成立了“测施”领导机构。各级机构成立后,按照各自分工,积极展开工作,根据省土肥站的部署超前做好了有关工作安排,确定工作思路,制定实施方案,分解目标任务,有效地保证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因地制宜,扎实工作。在两大主要作物地共采集和化验土样29个,制定、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2000份,推广配方肥60吨。
三、开展宣传发动、技术服务到位。中山市土肥站利用中山电视台、镇区电视网路、中山日报、中山农业科技和中山农业信息网站等媒体及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为测土配方施肥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做到“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刊有讯、墙上有画、网上有文”,以此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影响。还利用下乡的机会进村入户发放有关技术资料、口头宣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围绕提高测土配方施肥到位率、覆盖率和肥料利用率,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去年6月份参加2006年全省测土配方施肥管理与技术培训班后,立即举办中山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班,对镇、区土肥技术骨干和市属肥料生产厂家就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培训,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体系网络初步形成。一年来,共举办测土配方施肥培训班8期,参加培训的乡(镇)农技人员、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达800多人次,发放各类宣传培训材料3000份,各类媒体宣传3期次,张贴各类宣传横幅70条,组织技术人员巡回指导30人次。
四、进行示范推广,以点带面辐射。2006年,中山市土肥站在工作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积极进行示范推广工作,创办核心示范样板片2个,示范面积400亩。示范区做到了“六有”:有实施方案、有领导挂帅、有专人办点、有化验数据、有肥料配方、有保障措施。并于7月4日在中山市三角镇蟠龙村召开了有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专家组、市农业局、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有关领导、各镇区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负责人)及相关新闻单位参加的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现场会,现场介绍测土配方施肥的成功例子,进一步落实测土配方施肥的各项措施。通过示范,以点带面,全市共完成测土配方施肥辐射面积1.66万亩。(据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土肥站供稿)
相关新闻
- 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信息化 201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