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测土配方施肥 > 经验交流

云南宣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促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

日期: 2005-11-09 00:00 作者: 来源:云南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云南宣威是云南省马铃薯种植大县,同时又是马铃薯加工企业聚集的地方。马铃薯是宣威一大优势特色产业,而且是发展较快的一个产业。2000年全市种植马铃薯44.5万亩,鲜薯总产54.8万吨;到2005年种植面积发展到85万亩,鲜薯总产近100万吨,占全省的七分之一。在马铃薯生产中,由于受传统施肥习惯的影响,盲目施肥、偏施氮肥等现象十分突出,导致马铃薯单产低(平均亩产仅1200千克左右)、淀粉含量低(14-16%)、品质差、病害发生严重,严重影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针对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在土肥工作中如何找准土肥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引导农民由盲目施肥向测土施肥转变,由偏施氮肥向平衡施肥转变,由传统施肥向科学施肥转变,就成为摆在土肥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任务。2000年以来,宣威市土肥站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土肥站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建立健全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和农作物测土施肥配肥站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一体化的技术路线,把复杂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物化为简单的测土配方专用肥产品,在全市马铃薯产业化建设基地内使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标,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和欢迎。六年来,“宣农”牌马铃薯专用肥年推广量由2000年的206.5吨提高到2005年的5166.5吨,增长25倍;累计推广马铃薯专用肥13489.9吨,推广面积33.72万亩。据27个乡镇设置的127个同田对比点测产统计,马铃薯专用肥比传统施氮磷肥平均亩增鲜薯436.1千克,亩增产值165.72元,增产23.7%。农民共增产马铃薯14705.3万千克,增加产值5588万元。可以说,经过六年的努力,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宣威已经生根、开花、结果,而且发展势头十分良好,已被市委、政府列为马铃薯产业建设的重要技术措施。

  一、同心协力,认真打好测土配方施肥第一仗

  二OOO年初,农业部和省农业厅批准了国家第三批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云南省宣威市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的重点内容就是建设配肥站和土肥测试中心,全站职工为了提前为项目建设奠定基础,积极行动起来,在农业局规划的马铃薯产业建设基地内,一片一片地利用先进的网格法取样方法采集土样,投入全部力量加班加点地进行化验分析,认真分析整理化验资料和已有的试验资料,精心研究确定各片基地的配方。在一无设备、二无资金的情况下,从云峰公司赊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等原料,组织全站职工用几把铁铲开始了“宣农”牌马铃薯测土配方专用肥的原始生产。经过近一个月的奋战,精心配制了206.5吨马铃薯专用肥供应到各片基地内使用,效果十分显著。据4片基地设置的8个同田对比点测产统计,“宣农”牌马铃薯专用肥比农民传统施肥平均亩增鲜薯532千克,亩增产值202.16元,增产30.9%。第一仗打出了增产增收的效果,打出了全站职工建设配肥站的信心和决心,取得了首战告捷的胜利。

  二、建好、管好、利用好配肥站,构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平台

  首战告捷后,宣威市土肥站紧紧抓住国家第三批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机遇,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宣威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和宣威市农作物测土施肥配肥站,安装年设计生产能力2万吨的专用肥生产线一条。并在省市土肥、质监、工商、化工部门的指导下,完善了土肥测试中心和配肥站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办理了“宣农”商标注册证、营业执照、肥料登记证、计量认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照。配肥站和测试中心的建设,为宣威市构建了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平台。

  三、紧密结合马铃薯产业化建设推广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效十分显著

  六年来,宣威市土肥站充分依托测试中心和配肥站,依托市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严格按照“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在马铃薯产业建设基地 内认真划分取土单位,精心采集土样595个进行化验分析,开展马铃薯专用肥配方、肥效、用量正规试验61组,盆栽试验16组,平衡施肥“3414”和“3417”试验9组,简单对比试验127组,研究确定马铃薯专用肥配方6个,并在实践中认真解决了专用肥生产中一系列技术工艺问题,在盆栽试验中认真研究了不同氮源(硝酸铵、硫酸铵、尿素)、不同磷源(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普钙、重钙)、不同钾源(硫酸钾、硝酸钾、氯化钾)在马铃薯上的肥料效应及配比问题,为采用最好的原料,最佳的配方来生产马铃薯专用肥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和技术基础。由于基础工作扎实,技术路线正确,所研制的马铃薯专用肥提质增效作用十分明显。据27个乡镇设置的127个试验示范点测产统计,“宣农”牌马铃薯专用肥比其它等养分复合肥平均亩增鲜薯263.6千克,亩增产值100.17元,增 产12.9%;比传统施氮磷肥平均亩增鲜薯436.1千克,亩增产值165.72元,增产23.7%。据正规肥效试验检测,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比传统施氮磷肥平均亩增鲜薯409.1千克,亩增产值155.46元,增产23.3%;氮的利用率提高26.2个百分点,磷的利用率提高10.7个百分点;薯块粗淀粉含量提高3.09个百分点,干物质含量提高2.0个百分点,硝酸盐含量降低161.1mg/kg。实践证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但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肥料利用率高,而且对马铃薯品质的改善也十分有效。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认真结合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宣威市一直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主推技术。市政府每年划拨200万元的马铃薯产业经费,举办35万亩马铃薯科技示范丰产样板。市乡村三级的436名土肥技术推广人员,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薯类经济战略发展目标,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块,把马铃薯测土配方专用肥送到千家万户。六年来,共培养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科技示范户6000户,举办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样板8万亩,宣传培训15万人次,印发资料简介33万份,带动了全市33.72万亩马铃薯专用肥的推广应用。这一主推技术的应用,共增产鲜薯14705.3万千克,增加产值5588万元,社会和经济效益都相当显著。

  五、下步工作目标

  1、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和温总理2004年在湖北农村调研时的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农业部、省农业厅制定的测土配方施肥行动方案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完善细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内容和技术路线,不断强化专用肥配方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为农民提供优质肥、放心肥,扎扎实实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力争2006年马铃薯专用肥的推广量突破7000吨,2008年突破10000吨,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作出贡献。

  2、省农业厅、省土肥站已经同意把云南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在宣威,并计划把宣威列为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试点县。我们一定要认真珍惜这一良好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省土肥站的指导下,把中心建好、管好、利用好,推动全市测土配方施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