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农业的关键点——安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调查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有利于节约化肥施用量,减轻过度施用化肥导致的污染,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有效举措,同时也是建设节约型农业的关键点。最近,记者对安徽来安、凤阳、凤台、萧县、涡阳、舒城、庐江、肥东等10多个县区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进行了实地调查。
记者深入田间和农户走访,和县、乡、村干部以及农技人员进行了多次座谈,还就调查中碰到的一些技术问题,访问了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安徽省农委土肥总站等有关方面专家。调查情况表明,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要着重抓好投入保障、土肥站、社会力量及基层政权组织等关节点。
经费投入需有稳定保障
6月22日下午2点多钟,记者在舒城县南港镇藕塘村二组走访农户时,烈日炎炎,热浪袭人,但乡亲们听说是了解测土配方施肥情况,还是顶着烈日来到村民李恩权的家里。大家七嘴八舌,纷纷拿自家做例子,说明测土配方施肥是一件大好事。村民陶友松说:“年年往上轰,就是不长庄稼,今年肥还少上了,粮食还多收了,配方真是灵,不信都不行!”
测土配方施肥这么受农民欢迎,但实施过程中“有心服务,无钱办事”的难题,很现实地摆在了基层积极推动者的面前。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淮北市政府为了支持测土配方施肥,财政计划拨款100万元,用于土肥化验室的扩建和设备更新。到记者调查时已到位50万元。萧县白土镇镇长任启民介绍说:“在工资都发不全的情况下,镇上还挤出了1200块钱,让镇农技站的3个人一起上阵,在6个村测了30个土样。”
萧县是皖北的农业大县,也是国家优粮工程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王广敏说:“测土配方施肥确确实实能给农民兄弟带来实惠,少施肥多收粮,还培肥了地力,增加了有机质,摸得着看得见。要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到精准施肥,就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钱,我这个分管县长就是不管钱。”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安徽全省土肥技术推广基础设施滞后,17个市的土肥站只建有12个土壤肥料化验室,99个县区土肥站只建有67个化验室,且仪器设备陈旧、老化、不配套,多年没有必要的设备更新和工作保障经费。
基层同志普遍要求,在社会力量尚未成长起来之前,对这项惠及9亿农民的德政工程,还需要各级财政给予稳定的支持,最好能将此项工作确定为中央和省级财政支农的重点支持项目,以此建立起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使测土配方施肥早日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节约型农业发挥作用。
土肥站作用不可或缺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张自立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在较大范围内实行技术物化,由农业土肥部门测土后,在一定区域内提供平衡施肥配方,由配肥厂生产成‘傻瓜肥’,通过宣传和政策引导,促进农民使用,是普及配方施肥的一个好办法。
安徽省土肥总站站长赵建勋说:“配方施肥需要多种养分的有机配合,靠农民依据配方卡自行调配养分组合,在现阶段的广大农村推广难度很大。直接推广使用配方肥料,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物质载体,是农业科技的物化形式,变指导为引导,便于广大农民接受。由此类推,很多农业科学技术都可以用物化的形式向农民灌输,逐步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为解决测土配方施肥“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专家建议运用“技术物化”手段加大工作推进力度,通过政府协调,适当放开配方肥生产许可审批权限,加强技术监督和农业部门的协作,对配方肥料生产企业进行合理布局,进一步扩大“傻瓜肥”生产,为农民群众转变粗放的施肥生产方式,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同时,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农民施用配方肥的自觉性。
庐江县是江淮之间的一个农业大县,在该县同大、新渡等乡镇调查时,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县土肥站的工作赞不绝口。农民张大和说:“按照土肥站老钱给的方子,一亩田少上20多块钱的肥,还多收百把斤麦子,他是真心帮我们老百姓想法子。”
庐江县在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中,在6个农业科技示范乡镇建立核心示范区2万亩,每个乡镇都派驻有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民按配方施肥。同时,按每500亩取一个土样,向核心区四周辐射,又完成了10万亩耕地的测土配方工作。占全县96万亩耕地的12.5% ,对县乡村两级122名农技员和采样区42个水稻生产和示范大户进行了集中培训,向农户发放了1.5万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还录制电视专题片在县电视台播放。
庐江县在这次春季行动中,实际发生费用4万多元。上世纪70年代毕业于安徽大学农化专业的钱元中站长说,来源之一是县里将测土配方施肥列入了正在实施的“粮食丰产工程”、“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水稻双百示范工程”之中,把测土配方施肥作为这些项目的一项内容,使工作经费基本有了保障。来源之二是土肥站多年来给两家肥料企业做技术指导,获得的技术服务费。
鼓励和支持全社会都来参与
辉隆集团和徽商农家福是安徽两家大型农资配送企业,目前这两家企业都先后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销售配方肥料,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只要加强管理和引导,企业也可以成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力量。
辉隆集团以蒙城BB肥厂为依托,购置了化验设备,引进专业技术人员,邀请土肥专家加盟,自备车辆,到粮食主产区采集土样,化验后建立土壤档案,根据土壤养分指标进行配肥,供应农民施肥。自开展免费为农户测土配方施肥至今,测土量逐年增多,逐渐熟悉和掌握了蒙城县及周边地区的土壤状况,以及农民的种植结构等,在掌握了大量资料的前提下,根据配方生产系列专用配方肥料,农民在试用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每年销售配方肥料近万吨,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最近,辉隆集团又在阜阳市开工建设一个年产10 万吨BB肥的大型复混肥料企业,而且同时建立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测土配方中心, 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免费为销售区域内的广大农户测土。
有专家认为,测土配方施肥单靠基层土肥站力量是不够的,对龙头企业、各类民间服务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也要在税收、贷款、引导资金等方面采取鼓励优惠政策,农业部门不仅要积极组织基层土肥站开展工作,而且要大力加强对全社会测土配方施肥的行业管理、监督和协调,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充分发挥县乡村各级力量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同样是在缺少经费、设备和技术人员的情况下,有的地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有的地方基本没有动作。究其原因,主要与县、乡、村重视程度有关。
涡阳是淮北地区的农业大县,盛产优质小麦。该县由于政府重视,县财政给予了较大投入,于1999 年就成立了配肥研究中心,多年坚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县里成立了两个组织,一是测土配方施肥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乡镇长和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组成。再一个是技术指导组,由土肥站长和乡镇农技站长组成。真正做到了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有人检查、有人落实。县土肥站以土壤技术指标为资源,与民营企业合作建立了20 多个配肥厂, 保证了全县配肥供肥服务。近几年来, 该县累计推广面积达300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土壤有机质明显高于周边其它县区,有效促进了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在涡阳县调查时,还发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乡村干部对测土配方施肥的认识也很高,而且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据介绍,许多村干部挨家挨户协助农技人员抓落实,有效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其中的原因一个是村干部在取消农业税以后,转变了工作作风;再一个就是村干部统一到配肥厂配肥,然后分发到农户,赚一个“差价”,使村委会或者是村干部本人增加了一定的收入,这种做法对于农户来说, 也是好事,如果一家一户单独往城里跑,费用可能更大, 而且落实率不一定有那么高。乡村干部积极参与,是涡阳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抓得比较实的一个重要原因。该县有着良好的农技推广工作基础,良种推广、高温堆肥等一直走在安徽全省的前列。
相关新闻
- 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信息化 201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