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测土配方施肥 > 工作动态

内蒙古:测土配方施肥让临河增效2395万元

日期: 2008-07-07 10:44 作者: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临河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河套平原中部,是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盛产小麦、玉米、向日葵、甜菜、瓜菜、苹果梨等优质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临河区耕种土壤主要为灌淤土,由黄河冲积而成,土壤养分的总体状况是缺氮、少磷、钾有余,有机质不足,碳氮比适中。农业的高产主要依赖化肥的投入来维持。从目前的生产实际看,在肥料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很多,一方面是化肥的施用量过大,年总用量达到12万吨,使用化肥的投资占到了种植业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同时化肥的利用率很低,氮肥的有效利用率为30%,磷肥不到20%。

  2005年秋季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资金补贴项目的旗县区。项目实施三年来,项目领导小组组织科技人员,利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采集土壤样本,化验分析土壤养分含量,为项目区耕地土壤把脉,共完成采集土壤样本6000个,植株样本342个,进行了土壤氮、磷、钾、有机质、中微量元素的化验分析,取得化验数据56400个。

  配方设计是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环节。临河区应用肥料效应函数法和目标产量—养分平衡法的原理,制订施肥方案,对当地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向日葵、番茄等进行配方设计,完成施肥配方40万个,填写发放施肥建议卡10万份。

  田间试验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临河区分别在白脑包镇、乌兰图克镇和干召庙镇建立了3个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区,在小麦、向日葵、番茄、青椒4种作物上安排田间肥料效应试验60项,全部按照“3414”和“3415”方案进行设计操作,安排肥料校正试验132项。

  配方肥的生产销售和施肥指导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落实到千家万户的最终体现。临河区确定了3家化肥生产企业作为测土配方施肥生产厂家,按照“大配方、小调整”的原则,由技术部门提供配方,厂家负责生产销售,真正做到了“测土到田、配方到厂、销售到户、指导到田”,一个“政府—农业—企业—农民”四位一体的科学施肥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测土配方施肥比传统施肥小麦亩均增产16.2公斤,增收31.9元,玉米亩均增产30.3公斤,增收45.5元,向日葵亩均增产8.7公斤,增收36.7元,番茄亩均增产150.6公斤,增收51.23元,总计增产粮食1334.4万公斤,增产向日葵156.6万公斤,增产番茄2409.6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395万元。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化肥利用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全区节约化肥用量6400吨,减轻了土壤污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施肥结构发生了变化。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改变了广大群众长期以来偏施氮肥的传统习惯,控制了氮肥用量,氮、磷、钾、微量元素配合施用的面积有了明显增加,农民的施肥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

  土肥技术力量得以加强。通过项目实施,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土肥专业技术骨干和农民技术员,为新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