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秦安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进展顺利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农业部推行的一种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是当前最主要的一项支农、惠农措施。通过实施这项技术,对提高肥料综合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品质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2007年,秦安县被列为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重点项目区,县农技中心按照项目要求,在全县17个乡镇515个村10万农户中实施,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为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0万亩,通过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5个环节,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贡献率和肥料利用率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宣传、培训为突破口,以土壤化验、田间试验结果为依据,全面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全方位开展工作,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近日,记者深入到秦安县进行了采访。
成立领导小组抓紧实施项目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下达后,秦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张义明为组长,农业局局长张来禄、财政局局长宋丕智为副组长,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行政领导小组以及由农技中心主任王小明为组长的技术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和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确保项目积极有序的开展。
2007年7月19日,随着野外采样动员大会的召开和土样采集工作的开始,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秦安全面启动实施。张来禄告诉记者,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形势,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项目行政领导小组和技术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同农口各部门和各乡镇,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抢时间,抓基础,突重点,环环紧扣,井然有序,创造了良好的项目实施氛围,促进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稳步开展。
深入田间地块开展采样调查
野外土壤样品的采集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基础。秦安县农技中心技术小组在采样前,认真查找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搜集土壤分区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制定了详细的土样采集方案。共定做土样带4500个,印制内外标签各4500以及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各4500份,采样队员统一着装开展工作。
在认真布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的基础上,协同农口各部门抽调15名技术人员成立5个野外取样小组,每个取样小组由农技中心中级以上职称的一名技术人员任组长,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严格按照样品采集技术规程操作,实行包干,工作任务分解到了每个小组,小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严把技术关,确保了土样采集的可靠性。同时,室内固定了5名技术人员进行接样、样品登记及处理。先后共出动车辆120辆次,动用人数800多人次,采集土壤 样品4000份,其中耕地质量调查样品100份,填写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及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各4000份。
王小明介绍说,野外工作小组克服了种种困难,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顶着酷暑,翻山越岭,严格按标准深入田间地头准确定位,认真细致地采集和调查,通过每一个队员的刻苦努力,秦安的土样采集工作进展顺利,在秋播前完成了全部野外土样的采集工作,为项目的后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积极开展各项试验示范
张来禄说,早在春播前,项目还没有正式下达的情况下,秦安县农技中心领导干部积极组织技术骨干,着手制定了玉米、马铃薯“3414”试验方案,综合应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近年来各项目中土壤农化样的化验分析结果,结合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户经济情况、施肥水平,遵循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玉米、马铃薯氮、磷、钾的合理施肥比例,选派责任性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技术人员12名在刘坪、莲花、中山、云山等乡春播地膜玉米全膜覆盖示范区进行试验、示范。先后在玉米、马铃薯和冬小麦上共完成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28个,校正试验28个,小区476个,试验地面积达到36亩。为了及时准确地获取各项试验数据,固定了专人进行观察、记载。目前,玉米、马铃薯“3414”试验各项数据的整理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
为了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测土配方施肥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秦安县农技中心组织技术人员抓住春播推广地膜玉米全膜覆盖技术的有利时机,在重点示范区大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向广大群众讲解其核心技术内容,对该区域内的示范户进行了一次初级的培训;同时,对野外采样队员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一边采样,一边当好项目宣传员。在历时两个月的野外采样中,实际又是一次较大规模的宣传培训。
先后共培训技术骨干258人次,农民群众410人次,利用农业信息网站发布测土配方施肥信息10条,在县有线电视台宣传报道5 次,科技赶集等形式宣传咨询5700人次,印制各种宣传资料3万份,发放4500份;另外,在国道上悬挂大型横幅2条,在全县17个乡镇400多个村书写墙体广告800条。
正如王小明所说,采集有代表性的土样是项目实施的基础;认真搞好试验示范是为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的保证;花大力气进行宣传培训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搞好化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化验是项目实施强有力的支撑。
在谈到下一步的工作时王小明说,一是加快土壤样品的处理工作,尽快安装调试化验室仪器设备,做好化验前准备工作。二是搞好冬小麦“3414”试验,做好玉米、马铃薯“3414”试验结果的整理,数据处理和总结。三是加强土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土肥技术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服务能力,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四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搞好重点示范区的示范工作,给示范区农户发放宣传资料及施肥建议卡,扩大技术覆盖面,引导全县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该项目中来,努力营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良好氛围。
相关新闻
- 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信息化 201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