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铺着黄缎子 上面闪着镁光灯 “肥料啥时候享受过这种待遇”
在前不久的第四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记者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说法,一位在土肥系统工作了很多年的“老”人感慨道:“咱们的肥料啥时候享受过这种待遇,在这样高规格的展会上,铺着黄缎子,在镁光灯下被展览。”
的确,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声势浩大地在全国各地展开,科学施肥理念深入人心,肥料对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数以亿计的农民也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地收益。这一切,离不开各级农业部门、财政部门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土肥技术人员的辛勤劳动,更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今年的农交会上有了一个新的亮点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注意,那就是位于2号馆的测土配方施肥大厅。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耕地与肥料管理处负责人许发辉介绍,在农交会这样大型的展会上,专门辟出400平米的展厅来宣传一项农业技术,这还是第一次,也反映了国家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重视。
在测土配方施肥大厅,记者看到整个展板清新明快、图文并茂,从组织实施过程,测土、配方的工作流程,制定配方、指导农户的工作方法,以及成效和意义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近两年以来的工作。
展厅里人来人往,不时有人来咨询和索取资料。记者注意到,一群统一戴着红帽子的人正在仔细观看展厅一角放置的配方肥实物。原来,他们都是天津市蓟县马伸桥镇北赵庄村的农民,村里包了两辆车,组织100多名村民进京参加农交会。面对记者,村民们讲起了他们使用配方肥的体会。农民李泽家里承包了几亩苹果园,去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今年苹果收获以后,产量和以前明显不同。农民林江接着说:这个效果肯定好,你想想缺啥补啥,各种养分也不多也不少,不浪费也不亏欠,效益能不好吗?林江家的果园今年没有使用配方肥,今天来了农交会看到测土配方施肥馆,特意进来咨询,打算明年自家也用配方肥。
在展会上,记者还遇到了内蒙古原农业厅总农艺师朱耀鑫,他曾经参与过1984年我国第一次土壤普查和配方施肥工作,这次来看了展板,他由衷地说:我做了30多年土肥工作,最大的感想就是,比起上世纪80年代,现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规模要大得多,国家对土肥工作的重视程度要高得多。
测土配方施肥作为一项效果明显的富民政策,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不久的将来,全国的土壤都将吃上营养餐,为节本增效,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科学的方法。
相关新闻
- 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信息化 201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