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专刊31号——辽宁:五定模式日趋成熟 山西:六个到位稳步推进
编者按:2006年8月28—29日,我司及财务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了全国(北方片)测土配方施肥现场经验交流会。辽宁、山西、内蒙古三省(区)农业厅(委)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及辽宁省瓦房店市、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河南省永城市农业局在会上交流了工作经验。现将他们的工作经验陆续摘要刊发,供各地学习借鉴。
辽宁:五定模式日趋成熟
辽宁省总结归纳的定配方、定企业、定经销商、定区域、定价格“五定”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模式,经过实践检验,已日趋成熟,并有效地促进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创新和体系建设。
一是以定配方为基础,建立“推、学、研”协作攻关的技术研发创新体系,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技术支撑。今年辽宁省土肥站与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联合成立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攻关组,在全省31个项目县中选择100个“3414”小区试验点开展联合攻关试验,构建作物施肥模型,建立施肥指标体系及施肥专家管理系统,为配方设计、施肥指导提供依据。
二是以定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为载体,建立“产、供”支持配合的配方肥生产供应网络体系。通过两次公开招投标,认定省内外16家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和300余家配方肥指定经销商,配方肥供应网点分布各乡镇,形成可靠、便利、快捷的配方肥供应渠道,逐步实现了配方肥工厂化生产和网络化经营。
三是以定区域和价格为手段,建立配方肥市场识别体系,为农民选购配方肥提供便利。根据配方设计及土壤类型、适宜作物,划定配方肥的销售推广区域,确定配方肥终端零售价格,通过《辽宁农民报》等媒体公布配方肥配方、适宜作物、应用区域、零售价格及生产企业等信息。同时,省土肥站设计并申请注册了“辽宁省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商标,向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和指定经销商颁发带有标识的证书和牌匾,全省统一了带有标识的配方肥包装袋样式,为农民选购配方肥提供了便利。
辽宁省的“五定”模式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公益性服务职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促进配方肥生产供应朝着“市场化运作、工厂化生产、网络化经营”方向发展,为建立测土配方施肥长效工作机制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和方法。
山西:六个到位稳步推进
一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确保组织到位。山西省成立了以农业厅厅长为组长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领导组,项目县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组。同时,组织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专家成立技术指导组,负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山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专门安排部署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先后9次下发文件,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二是广泛宣传,示范引导,确保认识到位。充分利用当地重点媒体、重点栏目,全面深入地开展宣传,做到电视上有影像、广播中有声音、报刊上有文章、网页上有消息、墙壁上有标语、集贸中有活动,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政府大力支持、农民普遍欢迎、社会广泛关注的良好局面。
三是强化培训,加强指导,确保技术到位。今年1月和5月先后两次举办省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管理培训班,共培训市、县技术人员200多人,购置发放了300本《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普书籍,编辑出版了面向基层、面向农民的《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小册子,制作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光盘。同时,组织有关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活动。
四是科学布局,规范操作,确保试验示范到位。田间试验覆盖了主要作物和重点区域,安排10种作物的“3414”试验共231个。在示范区建设中,统一由首席专家定配方、统一由定点厂生产供应配方肥、统一由省市专家进行指导。目前该省国家级项目县已建立万亩示范区27个,省级项目县千亩示范区60个。
五是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确保服务到位。山西省在实践中,土样采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土壤养分测试由省、市、县共同完成,县级化验大量元素,省、市化验中微量元素。在此基础上,县级专家提出分区配方,交省、市专家校验后,按照“一区一方、一县一厂、一户一卡、一村一点、一乡一人”的运作模式,指导农民施肥。
六是建章立制,加强监督,确保项目管理到位。层层签订项目合同书,明确岗位责任制;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和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认定与管理办法,确定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采取有效监督措施,实行统一配方肥商标、统一签订协议、统一建立销售网点、统一质量抽检、统一规范服务的“五统一”管理模式。
相关新闻
- 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信息化 201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