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科院深入开展渔业科技支援西部行动
水科院深入开展渔业科技支援西部行动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认真落实《农业部2012年为农民办实事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1-7月,我院积极组织院属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紧紧围绕西部渔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我院科技和人才优势,采取举办高层研讨会、编制渔业发展规划、共建研究中心和示范基地、无偿赠送苗种、开展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启动科技救灾服务等有效措施,全力实施渔业科技支援西部行动,帮助和支持西部渔业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
一、举办高层研讨会,为西部渔业发展建言献策
7月24-25日,我院在青海西宁举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2年科技支援西部行动——西部渔业发展研讨会。农业部科教司、渔业局有关领导,青海、新疆、甘肃、宁夏等西北省区渔业部门领导,我院及院属单位领导、院士、有关专家50余人齐聚一堂,全面了解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等西部省区的渔业发展现状和科技需求,共同为西部渔业发展问诊把脉。研讨会上,我院专家积极建言献策,在西部渔业发展定位与模式、渔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推广、水产品加工以及渔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全面系统的建议,为西部渔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履行对口援助协议,深入推进援疆援藏工作
按照我院与新疆、西藏签订的科技合作协议,在优良品种开发、技术咨询服务、新型渔业装备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开展援疆援藏工作。一是无偿赠送苗种。我院黑龙江所向新疆无偿赠送哲罗鱼苗种2万尾,推动新疆土著品种的养殖和产业化。二是开展技术咨询和指导。3月,组织我院黑龙江所专家实地考察新疆“循环水养殖1000吨鲑鳟鱼项目”,就养殖装备设施、运行参数、养殖品种、单产与能耗等提出咨询意见。4月,对新疆伊河鲟业养殖基地总体建设规划、关键技术性问题进行研讨和论证,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并派出专家赴当地长期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三是大力推广新型渔业装备。我院渔机所承担并完成新疆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鱼类增殖站项目技术设计与安装工作,促进新疆渔业资源的养护;完成“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期建设——工厂化循环水系统”项目设计与安装工作,有力提升西藏渔业装备水平。四是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6月18日至7月3日,我院黑龙江所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7名学员举办为期15天的“水产管理干部及水产养殖示范培训班”,讲授冷水性鱼类健康养殖、病害防治、营养需要与环保饲料配制技术、冷水性鱼类循环水养殖、名优特品种养殖技术和大水面增养殖技术等培训内容,加快新疆渔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推动青海现代渔业战略实施
7月24日,我院与青海省农牧厅签署了科技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双方渔业科技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与推广、人才交流与培训等多个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一是针对青海渔业发展需求,在资源调查、良种繁育、养殖技术、疫病防控、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二是加快我院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青海的转化与推广。三是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渔业人才交流与培训,提高青海水产科技队伍水平。四是共建“青海湖裸鲤研究中心”,合作开展青海湖裸鲤资源救护,原种保存,种质和渔业生态环境普查监测,青海湖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等研究。
3-6月,我院先后多次组织渔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遗传育种、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装备与工程等领域专家前往青海,现场考察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渔业资源和水产养殖现状,针对鲑鳟鱼网箱养殖合作开展养殖容量研究,促进当地渔业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四、物资技术援助并举,支持甘肃渔业经济发展
6月16日,我院东海所向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下简称发射中心)无偿赠送白斑狗鱼苗种2万尾、河鲈苗种1万尾、丁鱥大规格苗种1500尾、小规格苗种5000尾和相关科技资料,并派出科技专家和发射中心对接,加快培养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当天,东海所与发射中心后勤部签订《渔业技术合作协议》,加强双方在捕捞、环境生态、加工等方面的合作,将东风水库打造成亚冷水性优良鱼类养殖的国防后勤示范基地,为发射中心优质水产品供应提供有力保障。协议的签署是渔业科技支持发射中心渔业发展、服务航天事业的具体体现。
6月17日,我院东海所在酒泉市金塔县建立“西部鲟鱼养殖示范基地”,加快鲟鱼繁育、湖库放牧式养殖、鱼子酱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在西部的示范推广。同时,以该基地为依托,着力解决酒泉等地盐碱地水产养殖和作物种植栽培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推动甘肃低洼盐碱水域的生态渔业开发。
五、编制渔业发展规划,引导鄂尔多斯现代渔业建设
根据我院与鄂尔多斯市科技合作协议,我院组织黑龙江所有关专家联合鄂尔多斯市水产管理站,于4月编制完成了《鄂尔多斯市“十二五”现代渔业发展规划(论证稿)》,规划明确了鄂尔多斯市现代渔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功能地位和布局,提出了产业发展目标、重点项目、保障措施,对引导鄂尔多斯现代渔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月底,我院黑龙江所和渔机所为鄂尔多斯联合举办现代渔业养殖技术培训班,全面讲授冷水性鱼养殖技术、北方地区鱼病防控技术、池塘设施化技术、渔业数字化技术、池塘生态工程化技术以及工厂化养殖设施系统构建,为鄂尔多斯现代渔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六、突破产业技术瓶颈,促进贵州特色渔业持续发展
3月30日至4月3日,我院黑龙江所组织专家深入贵州山区,推广施氏鲟、西伯利亚鲟等优良品种及其人工繁育技术,并在当地举办技术培训班,讲解包括亲鱼成熟度鉴别、人工催产、活体取卵手术、孵化、产后亲鱼处置等在内的鲟鱼人工繁殖整套技术,面对面、手把手地示范传授人工繁殖的关键技术。用于现场示范操作的雌性亲鱼8尾,获受精卵40余万粒,鱼苗23多万尾,宣告了鲟鱼在贵州人工繁殖的首度成功,有效突破了制约当地鲟鱼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对促进贵州特色渔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次科技服务活动受到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和当地渔民渔企的热烈欢迎,该所专门致信我院感谢。
七、开展科技抗旱救灾,助力云南渔业减灾复产
面对云南持续三年的旱灾,我院依托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及时组织专家深入实地了解灾情,积极开展渔业抗旱救灾。4-5月,先后向云南免费赠送长丰鲢水花500万尾、芙蓉鲤鲫水花200万尾、福瑞鲤乌仔50万尾,以及微生态制剂250千克,有效缓解决了当地苗种供应不足问题。6月,我院再次组织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养殖技术、病害防控、质量安全等领域专家深入灾区,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举办技术培训班,发放渔业抗旱救灾技术资料册,及时落实各项抗旱救灾措施,将干旱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为云南渔业抗旱救灾和灾后复产提供科技支撑。
此外,针对陕西、宁夏、四川、重庆、广西等西部省区渔业发展需求,我院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支援活动,为地方渔业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贡献力量。
相关新闻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财务人员知识竞赛! 2018-06-15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项目2017年系统建设竞争性谈判成交公告 2017-11-28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科研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平台软件及配套设备购置项目—业务协同软件许可... 2017-11-28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科技业务整合与数据共享系统软件与服务采购项目中标公告 20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