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 > 各地动态

扬州大学深化校地产学研合作

日期: 2012-11-28 09:11 作者: 来源:江苏省农业厅科技处 【字体: 打印本页

科技导入强产业

  ——扬州大学深化校地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扬州大学与响水县、大丰市和宝应县紧密对接,通力协作,组织专家团队驻点服务荷藕、大蒜、生猪等特色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协作攻关、联合推广、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产学研合作新格局,有力提升项目实施水平和综合效益。

  一是构建科技服务长效机制。扬州大学发挥栽培、育种、养殖、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等多学科综合优势,组建由26名资深专家与青年博士构成的挂县强农专家团队,采取蹲点与跑点相结合的办法,共同解决各对接村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真正实现“专家优势互补,技术服务互助”。为确保项目取得实效,学校进一步完善《扬州大学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基层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并从学校预算中专门拿出45万元专项经费配套支持工程实施。同时整合项目资源,与各地蔬菜站和畜牧站紧密衔接,加强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站平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构建科技推广服务长效机制。今年,在3个对接县(市)累计推广新品种10多个,推广采用新技术10多项,累计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39次,培训农民3380多人次。

  二是提高对接项目综合效益。在宝应县西安丰镇朱郭村、苗圃村和南舍村推广父母代母猪生产方式,开展妊娠和哺乳母猪以及哺乳仔猪营养与饲养技术应用研究,提高受胎率、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通过应用学校自主研制的优质猪预混料,每头肥育猪节约饲料20公斤,每头商品猪增收160元,可提前1周出栏;在朱郭村宝丰牧业指导建立生物(蚯蚓)处理猪场废弃物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基地固定的反应器工程设施1000平米以上;指导苗圃村宝应天路达生猪养殖场建成336平方米标准化猪舍5幢,积极推行生猪标准化生产和发酵床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优化生态环境;指导广阳湖镇健全优质莲藕无公害栽培配套技术体系,引进、试验、示范优质莲藕新品种2个,在肖家村示范推广的莲藕—小龙虾(鱼)综合种养模式19000余亩,莲藕产量由原来的2500斤/亩增加到3500斤/亩左右,产业优势越发凸显,全县藕制品占日本市场份额的70%以上,全年藕业产值达10亿元。

  三是推进产业品牌创建工作。注重发挥产业协会的作用,协助对接县15个对接村新建或加入特色产业协会,为广大农户统一提供优质生产资料、统一引种和统一防疫等一条龙服务。今年,在大丰市示范基地引进推广“扬子1号、扬大2号辣椒、扬大1号甜椒、西安绿圆茄、山东苍山蒜、四川头水早大蒜”等国内外新品种种植面积达3000亩,大棚设施蔬菜面积600亩,以大蒜的青蒜、蒜薹、蒜头、辣椒、茄子、番茄等特色蔬菜的上市量在2万吨以上。通过帮扶产业协会,引导农户和驻点村创建品牌,目前已注册“裕华”大蒜、“城乡”韭菜等6个蔬菜品牌,与超市接洽,实行订单种植,拓展了农产品销路,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