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市把握“三个原则”提升新型农民培训质量
安徽铜陵市把握“三个原则”提升新型农民培训质量
今年以来,铜陵市高度重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强化组织领导,紧密结合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创新培训模式,加大培训力度,新型农民培训取得显著成效。截至9月底,全市已培训新型农民6698人,超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培训。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的要求明确培训主体,把一定区域内的种养加等能手、农村经纪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等作为首选培训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培训时间安排上,选择在农闲季节对受训农民加强农作物栽培、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做到培训与农事两不误;在培训内容设置上,结合主导产业和农民需求,围绕农民在日常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讲解,通过农民提问,专家解答的方式实行教学互动;在培训方式方法上,采取“教室集中讲理论、田间现场讲操作”的模式,真正让农民一学就懂、一看就会。
二是强化培训阵地建设。一是建立农民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行政村会议室、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为农民学习农业科技文化知识提供学习主阵地;二是建立农业专家服务平台。通过农技110服务热线、发放服务指导卡、公布农业专家联系电话和服务范围等多种措施,着力解决进村办班培训内容和服务时间有限,难以在短期内真正解决农民朋友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加强培训管理工作。一是执行公示制度。在铜陵市农业信息网上及时向社会公布培训机构、培训任务、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及补贴标准,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执行“第一堂课制度”。县(区)负责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同志到每个培训班上为学员上好第一堂课,加强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政策宣传力度;三是执行培训台账管理和办班影像制度。培训机构在办班过程中为学员建立信息完整的学员登记表、当日签到记录及全过程视频影像资料;四是执行培训月报告制度。按时报送培训台账资料和月度报表,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重报;五是执行月度考核和跟踪问效制度。市对县(区),县(区)对培训机构层层建立月度考核制度,对考核中问题落实情况,做到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
相关新闻
- [安徽]安徽通报长江禁捕退捕进展 2020-09-19
-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非洲猪瘟疫区解除封锁 2018-12-24
- 安徽展区 2018-11-01
- 安徽省举办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 2018-06-14
- 安徽农业农村厅 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