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简报第68期

助力增产增收
青岛市农业科技促进年
工 作 简 报
(第68期)
青岛市农业委员会 2012年10月23日
本 期 要 览
■ 平度市旧店镇全力打造全国优质苹果基地
■ 莱西市夏玉米单产创青岛历史最高
■ 省厅三秋生产督导组赴即墨市
■ 莱西市政协督办农业科技培训工作
■ 平度市四项措施做好秸秆禁烧工作
平度市旧店镇全力打造全国优质苹果基地
金秋十月,全国优质苹果之乡——平度市旧店镇又进入了又一个苹果丰收的季节。
走进乡村,满眼是硕果挂满枝头的果园,芬芳的果香飘溢在田间地头,乡村道路上奔跑的多是满载苹果的大小车辆,果园里回荡着果农喜摘丰收果实的笑声,连集市、饭店里人们的话题也多是和苹果分不开。据介绍,今年旧店镇4.5万亩苹果总产量可达1.4亿公斤,产值预计达5亿元,优质果品率达95%以上。其中,嘎拉等早熟果已销售一空,红富士等晚熟苹果也陆续接到海内外订单。
科技 新技术提升苹果品质
来到王家洼村果园,红彤彤的红富士大苹果挂在枝头甚是喜人,而这些果园到处都藏着新技术。该村农业技术员王洪生介绍,地头上种的几棵绿色的小树虽然不起眼,但却承担着一亩苹果园的授粉任务,这是一项新技术,采用授粉树授粉之后,苹果个大、颜色好,因此也就能卖上好价钱。苹果树下铺着的银色薄膜叫反光膜,苹果套袋摘去后,需要让太阳光照射着色,如果不使用反光膜,则会出现着色不均匀的现象,影响苹果的卖价。“今年是我们村苹果树的大年,苹果亩产量比去年能提升10~20%。”王洪生告诉记者,如果能运用好剪枝的技术,苹果的大小年问题就会顺利解决。而目前,他们的研究已进入实践阶段,他相信会利用好先进技术,实现年年丰产。
靠科技上档次、上水平,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在旧店镇已形成共识。果树的适时环剥刻、剪枝抹芽、人工授粉、三叶草种植、地面铺反光膜、空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测土配方施肥等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早已被旧店果农所熟知,苹果套袋等先进技术也得以广泛应用,全镇苹果套袋4亿多个。
品牌 打造全国优质苹果基地
为了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近两年来,该镇不断扩大无公害苹果种植面积,加快兴旺庄、北庙东等6个专业村及专用果基地建设,并带动向周边发展。同时强化对外宣传,积极组织果农外出参加展销会,进一步提高了旧店苹果知名度。2001年以来,旧店镇先后被青岛市确定为“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生态果园示范基地”、“青岛市果业强镇”和“万亩无公害果品科普示范基地”,2006年3月被评为“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先进集体”,2006年11月荣获“中国优质苹果基地乡镇”称号。2007年5月,旧店镇向国家工商局正式提交了“旧店苹果”商标的注册申请,并被核准注册;2008年3月,旧店苹果首次自主荣获了出口专营权;去年以来,旧店苹果又先后申报并通过了“绿色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登记”,今年又成为央视“中国苹果·黄金展位合作伙伴”。
旅游 发展采摘观光游
如何将旅游与苹果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旧店镇的决策层做了周密的考虑——把采摘和观光结合起来,将苹果产业链向纵深发展,也将旅游资源整合起来。该镇初步构想是将从平度进入旧店的道路两侧500米以内全部种植苹果,形成两条苹果长廊,这样,进出旧店镇的人在车上就能欣赏到苹果满园的优美景色。除此之外,将开辟出专门的采摘示范园,让游客体验采摘苹果的乐趣。另外,开辟出专门园区,让城里人前来认购果树,日常管理由当地果农负责,收获季节可以携带亲朋好友前来收获。
市场 果农抱团闯市场
在旧店镇果品专业合作社院内,记者看到果农们正一车车往里拉苹果,妇女们在冷库前面将周转箱里的苹果一个个放到保鲜箱里,然后工人用叉车将保鲜箱一个个存放到冷库中。果农将苹果存进冷库就跟将钱存进银行一样,合作社将每家存入的苹果都建立档案,每家一个“身份证”。
旧店果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投资1500余万元建起了合作社办公地点及购销苹果的万吨保鲜库,合作社实行没有门槛入会制,已有348名果农成为会员,合作社实行会员分红制,初步构建起让果农抱团打天下的体制框架。
交易 展交会前打响购销战
自200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青岛旧店苹果展交会”,每年展交会前该镇提前邀请几十位海内外苹果购销大户,既有来自比利时、德国、澳大利亚等海外苹果购销商,也有来自江浙、东北以及山东省内的苹果购销大户。展交会上,旧店镇所有村庄的果农将把最大、最红、最好的苹果拿出来展示,供前来参展的客商品评,客商如相中了哪家的苹果,就可以到哪家果园里察看,满意之后就可以签订购销合同。
旧店镇的苹果上市一个月内就会被客商抢购一空,这是办节之前所没有的情况。据粗略统计,旧店镇常年稳定的购销大户省外的有二三十家,省内的有八九十家,而小的购销商则多不胜数。
购销战打响了,身价自然也水涨船高。总体来看,一公斤苹果的价格要比周边乡镇高出4~6角钱。今年的苹果开秤价格就比去年高峰时期高两三角钱,因此,该镇预测,今年的苹果产值将达到5亿元,90%的农户依靠苹果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平度市农业局供稿)
莱西市夏玉米单产创青岛历史最高
10月18日,受山东省农业厅委托,青岛市农委对莱西市农业局组织实施的玉米高产创建攻关田进行了实打验收。该“玉米高产创建攻关田”位于店埠镇后屯村,前茬作物为胡萝卜,品种为登海605,6月16日播种,平均种植密度5398株/亩。按有关实打验收规范,实测301亩玉米,平均亩产为1015.3公斤,创青岛市历史最高纪录。
(莱西市农业局供稿)
省厅三秋生产督导组赴即墨市
10月11日,山东省农业厅周占升副厅长带领督导组来即墨市督导三秋生产,青岛市农委巡视员孙念梅陪同督导。
周副厅长来到普东镇孙唐庄村种粮大户孙道金所承包地的地头,现场查看了三秋生产情况。孙道金在孙唐庄村承包了1300多亩地,全部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现在正值三秋生产的关键时期,田间一片繁忙景象,耕地、撒粪、喷灌等工作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周副厅长现场询问了孙道金及农技人员,对即墨市的三秋生产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即墨市农业局供稿)
莱西市政协督办农业科技培训工作
近期,莱西市政协副主席李美玲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对莱西市农业局办理的《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培训建设案》工作进行专题督办。委员们实地视察了良种繁育场苹果新模式栽培示范园,并在听取莱西市农业局负责同志有关情况汇报基础上进行座谈。
今年以来,莱西市农业局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集成推广示范、农业科技下乡和农民技术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9月底,共组织农业科技集中培训81场次,电视讲座37场次,发放兴农富民联系卡8000多张、技术明白纸3万余份,田间指导1700多人次,推广主导品种43个和主推技术16项,培训农民8500人次。
委员们认为莱西市农业局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技培训,以科技助推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组织周密,措施得力,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莱西市农业局供稿)
平度市四项措施做好秸秆禁烧工作
近年来,平度市坚持把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作为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效的关键措施来抓,有效杜绝了玉米秸秆焚烧现象。
强化组织领导。每到麦收和秋种季节,市里都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制,制定了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意见和具体工作措施,并将秸秆禁烧工作纳入了镇村干部阶段性重点工作考核。
抓好宣传引导。通过采取出动宣传车、悬挂标语、印发资料、召开现场观摩会议等方式,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以及焚烧秸杆的危害和有关科技知识。
强化秸杆综合利用。结合实施的国家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项目建设,落实扶持政策,引导群众积极推行以秸杆还田等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积极发展沼气,科学利用秸秆;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秸秆加工企业,助推秸秆综合利用。
强化考核和执法监督。将秸秆禁烧工作纳入镇村干部目标责任制重点考核,制定完善资源节约的各项措施。同时,组织开展拉网式检查和通报,严格依法查处焚烧秸杆行为。
(平度市农业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