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 > 各地动态

青岛市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简报第62期

日期: 2012-09-25 11:37 作者: 来源:青岛市农委 【字体: 打印本页

     科技进村入户

 

助力增产增收

 

 

青岛市农业科技促进年

     

           (第62期)

 

   青岛市农业委员会       2012924

  

 

本 期 要 览

 

  崂山区北茶带头人——江崇焕

  即墨市农业局全面开展“食安即墨”整治行动第二战役

  胶州市深入开展农药生产经营使用专项治理行动

  即墨市花生高产创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崂山区北茶带头人——江崇焕

 

 

   1997年,在崂山地区出现了一位种茶者—江崇焕,为了在崂山地区种出好茶,江崇焕带着无知者无畏的豪情走向茶界。他研读多种茶树管理技术方面的书籍,常年奔波于浙江、安徽、福建、云南等地区,拜访名门高手,虚心学艺。一年之后,当一筐筐嫩绿肥厚的芽叶从十亩茶园里奔泻而出时,江崇焕又投资近百万元兴建起了厂房、办公楼,购进了先进的加工设备,并扩建了70亩新茶园。从此,万里江茶场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江崇焕以茶为本,质为魂;求精品,创名牌的质量方针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经营理念,带动崂山茶的发展。2001年江崇焕筹建了崂山区第一家以"立足崂山,服务周边"为服务宗旨的研究所——青岛北方茶叶研究所,无偿为茶农提供技术咨询,帮助茶农做好引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加工等技术,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切实推行无公害管理模式。在他的带领下,万里江牌崂山茶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先后被评为山东名牌,同时还荣获了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守信用重合同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为了填补北方乌龙茶的生产空白,江崇焕从1999年开始,引种适制乌龙茶的优良品种共有8个,合计10余万株,历经五载,投资百万元。经上百次试验,反复研究栽培技术,最后试验栽培成功的品种5个,培育出乌龙茶树苗60万株,终于将青茶(乌龙茶)在北方制作成功。经专家鉴定,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为振兴青岛乃至山东新茶区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北方茶农增加了十倍甚至几十倍的经济收入。2004年,《北方青茶(乌龙茶)的研制与开发项目》获得了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8崂山青茶(乌龙茶)的研制与开发获省林业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江崇焕在将万里江茶场做大做强的同时,不忘回报家乡的厚爱。他帮助周边农户引进种苗和设备,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无偿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在他的引导下,周边地区茶园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9年公司被青岛市评为农业科技园创业基地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对于江崇焕来说,带动整个青岛地区将茶行业做强做大,才是他的最终目标。为此,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了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农村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青岛市劳模”等多项荣誉称号。
  江崇焕用了15年的时间,将万里江茶场由10亩地的茶园发展成为山东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用自己的热情和实力谱写了一部现代茶界传奇。现在,万里江茶场是崂山茶行业中的领头羊,正逐步向多元化、高精深的方向前进。2012年,计划投资
3.2亿元建设的《北方茶博园》项目,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约计3.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会成为展示北方茶文化的交流平台,成为青岛市茶产业的窗口,不仅可以带动旅游和茶叶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升青岛地区的文化底蕴,届时,将成为北方茶界标志性的博览园。

          

          (崂山区农林局供稿)

 

即墨市农业局全面开展

“食安即墨”整治行动第二战役

 

即墨市农业局坚持一手强化质量监管、一手强化宣传培训工作,监督与指导并重,8月—12月开展为期四个月的“食安即墨”第二战役整治工作。

一是强化农药监管。以五种禁用农药为检查整治重点,加大对违规生产经营高剧毒农药行为的查处力度,全面监控重点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及镇以上经销店,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甲胺磷等五种禁用农药行为。

二是深化基地监管。35处标准化生产基地(含“三品一标”基地)的生产环节实行重点监控,包括农药使用管理制度、生产记录和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制度等方面的建立和落实情况的检查。

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三品一标”原料基地组织进行全面抽检,计划完成900个以上蔬菜样品的农药残留定量检测。

四是规范认证产品标志使用行为。检查用标产品是否具备有效证书,产品或包装上是否规范标注标志和发证机构,是否存在伪造、假冒标志(含超范围用标)等不规范用标行为,是否存在使用与已获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相似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造成消费误导的行为。

           (即墨市农业局供稿)         

胶州市深入开展

农药生产经营使用专项治理行动

 

胶州市农业局从8月份开始,开展了一次农药生产、经营、使用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整顿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生产企业进行逐一排查,建立健全企业信息档案库,实行产品可追溯管理;严格农药登记证和农药产品标签管理,重点检查无登记证生产、一证多用、套证冒证、标签标注不规范,以及非法生产高毒农药等违法行为。

二是清理农药销售渠道联合工商部门对农药经销单位或个人进行全面排查,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的,依法取缔,彻底清理不规范农药销售渠道,净化农药经营市场。

三是建立三级配送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供应中心—镇级配送中心—村级配送站”和“邮政物流公司供应中心—镇级邮政三农配送中心—村级邮政三农配送站”两大农药供应和配送体系,逐步实现农药“供、销、用”全程链式管理。

四是落实登记备案制度经营的农药产品,全部实行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加强对经销未备案农药产品的检查力度,从源头上防止不合格农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实现优质、合格、放心农药产品的全覆盖。

五是规范农药经营行为对农药经营单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地毯式执法检查,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对专项治理期间查处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法律法规设定的上限从严、从重处罚,使农药经营行为从根本上得到规范。

是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依托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加大对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抽检力度,重点对生产过程中违禁使用高毒农药的行为以及农药残留情况进行监测,对所有不合格样品都追根溯源,依法严肃查处。

  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和张贴宣传图画、悬挂条幅标语等,营造“守法生产、规范经营、科学用药”的强大舆论氛围。对所有农药经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守法经营意识以及识假辨劣、为农民提供安全用药服务的能力。

   截止目前,共检查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单位和农产品生产基地270多个,纠正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23起,查获违法违规农药产品18个,立案处罚3起,对进一步净化和规范农药生产经营秩序、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胶州市农业局供稿)

 

即墨市花生高产创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910日,青岛市农委对即墨市实施的花生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十、百、万”高产示范工程进行了产量复测验收。测产验收组认真审查了有关技术档案和初测结果,在段泊岚镇岭后村的项目区进行复测验收,对“十、百、万”每种类型随机抽查复测3个点,每点收获0.01,十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612.3公斤,百亩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561公斤,万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393.8公斤,均超过农业部规定的产量目标。

 即墨市花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安排在段泊岚镇17个村庄,涉及1654个示范户。即墨市农业局精心组织,科学实施,全面推广应用良种良法配套、测土配方施肥、适期晚播、合理密植、适时化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示范带动面积10万余亩,大幅度提高了花生产量和种植效益。

        

            (即墨市农业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