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委把农业抗灾救灾 促进台风灾后恢复生产作为当前第一要务
江苏省农委把农业抗灾救灾 促进台风灾后恢复生产作为当前第一要务
近日,江苏正处于台风、暴雨等各种灾害频发期。8月初以来,该省先后遭遇第9号台风“苏拉”、10号台风“达维”、11号台风“海葵”影响,特别是“达维”、“海葵”对苏南、沿海、沿江等地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部分农作物受淹,一些地方玉米、棉花等高秆作物倒伏,设施农业、应时鲜果受损,一些棚舍损毁、畜禽死亡。江苏省农委紧急动员各方力量,组织广大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防灾减灾第一线,会商分析受灾情况,研究制定抗灾救灾意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指导农民及时落实措施,促进灾后恢复生产。
一、高度重视农业抗灾救灾工作。江苏省农委近日出台多项通知指出,当前水稻、玉米等秋粮作物陆续进入拔节长穗期,棉花处于开花结铃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夏秋蔬菜也正处于生产旺季,葡萄、桃子、梨子等水果陆续上市。抓好农业抗灾救灾工作事关全年粮食增产目标任务大局,事关城乡居民菜篮子的平稳供应,事关全年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各地要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思想,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科学的抗灾救灾工作方案,落实各项关键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二、迅速组织灾后田间管理。各地针对台风、暴雨影响情况,根据作物长势和苗情特点,因地制宜落实各项田管措施。一是突击排水防涝。苏南、沿江等降雨较大的地区,把排除田间积水作为当前的突出任务,调度人力、物力,充分发挥各种排水机械的作用,加强田内外沟系疏通,突击组织排水,做到了雨水过后24小时内排除田间积水。切实加强水稻田块水浆管理,保持干干湿湿,确保土壤沉实不倒伏。二是突击扶理植株。对因大风造成倒伏的植株,树立越早扶理越主动的意识,指导农民抓紧扶理,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三是突击补施恢复肥。根据苗情长势和受灾情况,对受灾较重的田块,适当增施恢复肥,促进苗情转化。对直播稻、栽插较迟的机插秧施好穗肥,促进增粒增重。对淹水时间长、根系活力差的田块,适当喷施叶面肥,活根养叶,促进恢复生长。
三、有效防控重大病虫和动物疫病。针对台风过后两迁害虫虫量增加,动物疫病流行威胁增大的新变化,加强主动监测,做好防控工作。一是加强病虫情和动物疫病监测。组织广大植保人员踏田普查病虫发生情况,了解虫情数量变化动态,及时发布测报信息。指导养殖场户切实做好因灾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和巡查工作,加大灾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力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二是组织开展重大病虫防控。根据作物生育进程和病虫发生情况,指导农民开展病虫防治总体战,加大专业化统防统治力度,最大限度控制病虫发生危害。三是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指导养殖场户加强环境消毒,做好对圈舍、饲喂工具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及时消除疫情隐患。加强养殖场综合防疫管理,健全完善卫生防疫制度,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切实做好灾区重大动物疫病和主要人畜共患病的免疫工作,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畜禽及时补免。
四、扎实抓好高效设施农业修复管理。根据设施蔬菜瓜果、应时鲜果等受灾情况,加强分类指导,促进恢复生产。一是抓紧修复受损设施。受灾地区组织对园艺设施进行了一次全面检修,受损的棚架、避雨与遮阳等设施得到及时修复,未发生人身和设施安全事件。二是强化保苗措施。重点保护秋菜育苗设施,千方百计保证秧苗安全。根据秋菜生产布局,迅速联系优良蔬菜品种,备足种源,做好灾后抢播抢育准备,落实工厂化育苗,确保秋延后蔬菜等秧苗数量和质量。三是抢收补种。指导农民对受灾严重、难以恢复的田块,及时抢收有一定利用价值的主副产品。对部分受害造成缺株的田块及时补种。绝收田块迅速抢种其他蔬菜,露地田块雨后抢播秋茬大宗蔬菜,设施田块抓紧安排秋延后茄果、瓜豆类蔬菜种植。
五、突出抓好农产品市场营销。针对农产品市场供应特点,加强“米袋子”、“菜篮子”产品市场监测,分析农业灾害对市场供需情况的影响,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有序引导生产消费。加大农产品市场营销力度,认真落实“绿色通道”等政策,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市场主体的作用,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强市场供应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对因台风、暴雨受灾的应时鲜果等,指导农民及时采摘上市,帮助农民销售,减轻因灾损失。
相关新闻
- 江苏省沭阳县在查获的外省违规调入生猪中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 2020-04-17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发生一起家禽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018-11-23
- 江苏省宜兴市张阳村 2017-09-18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旺山村 2017-09-18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谢湖村 2017-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