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四十二期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简报
科技进村入户
助力增产增收
青岛市农业科技促进年
工作简报
(第42期)
青岛市农业委员会2012年7月10日
本 期 要 览
■苹果新模式栽培的引路人
——记莱西市农业局果树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刘明
■平度市科技联户见成效 果农效益大提高
■即墨市借助有效降雨做好夏管工作
苹果新模式栽培的引路人
2月16日上午10点多,莱西市河头店镇东大寨村的果农正在果园听取专家现场讲解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剪枝技术,这位专家先从树体特征、树体结构框架入手,深入浅出地讲授了果树的整形修剪原则;紧接着为果农边示范边讲授修剪操作的具体要点。“这矮化中间砧苹果苗木的修剪,管理很重要,重点在培育强、直的树干,中干上着生的较大枝条一定要重剪重发,以大换小,不要舍不得,不然会影响到主干的生长,将来还会影响到苹果的产量”。看着果农们不舍的表情,刘明严肃地提醒大家,要求大家要在2月底前将果树修剪完毕,并就果农们提出的生产问题一一作了解答,手把手地讲解,受到了广大果农的一致好评。
他就是来自莱西市农业局果树站的站长、推广研究员刘明,1982年莱阳农学院园艺系毕业的他,投身于果业发展的行列,这一干就是30多年,他把全部精力用在了果树栽培技术的钻研和推广上,几乎每个果园、每个果品大棚都留下了他的足迹。30多年如一日,他几乎每天都会到到田间地头查看果园生长情况,与果农亲切交谈,为果农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他分析精辟,技术精湛,得到了广大果农的一致好评,果农亲切地称他“刘专家”。
莱西果园大部分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树木郁闭,费时费工,透光透气性差,苹果的优质果率低,不利于机械化操作,果农管理起来费时、费力。身为研究员的刘明长年累月的下到基层去实地考察,经过他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率先提出了“苹果新模式栽培”这一理念,提出改造郁闭果园的计划。通过引进世界先进的品种组合,协助青岛农大和市农委果茶站人员做好品质引进、技术消化、实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几年,他指导完成了标准果园建设1万多亩,新建设完成了苹果新模式栽培示范园1500多亩。他在苹果新模式栽培过程中积极探索新路子,加大对各种新技术的有效组合,将国外优良品种组合与当地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发展的苹果新模式栽培道路。
2010年4月29日,省农业厅副厅长庄文忠一行来莱西市视察果树育种和新模式栽植工作。实地查看了基地建设情况,并听取了果树苗木生长状况的介绍。为适应青岛市百万亩现代果茶花卉产业示范区建设需要,通过推行新的栽培模式和整形改造来改善果树基本生长条件,积极争取了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建立起果树良种育种和新模式栽植基地,在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苹果栽培模式和乔砧密植园改造技术培训,制定配套栽培技术操作规程,通过中国农大、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山东省农业厅、山东果树所等专家现场验收,创造了3年生亩产达到2500公斤的国内新水平,4年生亩产达到3000公斤以上的可喜成绩,为果树更新换代和苹果产业的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储备了充实的技术资源,对于提高莱西市苹果生产技术、促进现代果业生产体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莱西市农业局供稿)
平度市果树站
科技联户见成效 果农效益大提高
在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中,平度市果树站重点联系了青岛樱桃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2个企业、旧店镇西司家庄等4个村、60个果树种植大户,联系指导果园栽培面积达5300亩,成效显著。
一、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深入开展科技联户
1、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联系户科技水平。围绕果树矮化密植栽培、郁闭果园改造、标准化生产等技术,以无公害、生态、绿色果品生产管理技术培训为重点,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方式,对联系户和基地村企进行技术培训。半年来,先后邀请中国农科院果树所、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农科院及青岛果茶站等专家在旧店、大泽山等镇举办大型培训班4期,提高了果农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真正实现了果品绿色、生态、安全生产。
2、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技术服务。5月1日,平度市果树站以春季葡萄生产管理技术为重点在“平度新闻”栏目做了“我市科技联户助民富”的节目;5月6日,以设施大樱桃这一高效产业在青岛电视台“乡风海韵”栏目做了“樱桃改良进行时”的节目,对平度市科技联户活动进行了大力宣传,引起了社会和农民的关注;上半年全站6位技术人员对各自的联系户(基地、村企)电话联系沟通30余次,现场指导25次,以发放《平度农业》报刊的形式,及时将果树抗灾措施送到联系户手中。
3、做好科技示范村“苹果矮化集约化栽培示范园”建设工作。旧店西司家庄村苹果矮化集约化栽培示范园是青岛市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苹果矮化新模式栽培示范园,平度市果树站重点推广了“起垄栽培、小沟灌溉、穴贮肥水”和绿色控害等集成技术;根据物候期,及时指导果农进行修剪、刻芽、摘心、捋枝、拉枝、立竿、平衡施肥等配套管理措施,明年即可进入初果期。
二、科技联户成效显著
1、科技联系户(村企)经济效益大幅增加。半年来,科技人员深入到生产一线,指导科技示范基地村企和联系户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化果园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管理。据统计,联系户的设施大樱桃亩产达到1000公斤,实现亩销售收入4万元,纯收入2.8万元;露天盛果期大樱桃亩产达到1000公斤,实现亩销售收入1.5万元,纯收入1.2万元;设施油桃亩产达到2000公斤,实现亩销售收入1.7万元,纯利润1.2万元;铁岭庄村1300亩大樱桃(1000亩结果园)和麻兰东山前村的300亩大棚油桃实现销售收入2100余万元。
2、通过卵磷脂应用试验,联系户大樱桃质量显著提高。在联系户大棚大樱桃园安排了卵磷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卵磷脂的大樱桃可溶性形固形物较常规对照高出0.95度,平均单果重增加0.94g。通过该试验,联系户生产出的优质大樱桃,单价比常规大樱桃高5元/kg,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3、青岛樱桃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被列入青岛市百万亩果茶产业示范区建设项目。计划扶持资金80万元。建设大樱桃良种苗木繁育基地100亩,开挖平塘2座,新建钢结构育苗温室1栋,引进大樱桃新品种苗木3052株,引进优良砧木1万株。
(平度市农业局供稿)
即墨市借助有效降雨做好夏管工作
7月6日,即墨市普降中雨,有效缓解了前期出现的持续旱情。即墨市农业局立即组织农技人员分赴各镇、村,抓住墒情缓解有利时机指导农民搞好秋作物田间管理。
一是查苗补种,疏稠补稀。对出苗不齐、出现缺苗断垄现象的,及早查苗补种;对密度过大的田块,及早进行疏苗,适时间苗定苗,去弱留壮,使密度合理、群体整齐;对苗情不均匀的地块,将苗稠地方的秋苗移栽到苗稀的地方。
二是中耕灭茬,松土保墒。中耕灭茬可以疏松土壤,除去杂草,又能促苗早发,提升土地的保墒能力。
三是及时追肥,促苗生长。玉米需追施复合肥30公斤、尿素15-20公斤;花生需追施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30-50公斤,同时大力推广叶面喷肥,特别是沙性大,有机质缺乏的土壤,喷施600-800倍的有机腐植酸钾叶面肥,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喷三次,以补充营养,增强抗病性,促进果针下扎,荚果膨大;花生在追肥时还应注意培土迎针,以增厚土层,缩短果针入土的距离。
四是综合防治病虫害。根据常年病虫害发生情况,提醒农民重点加强灰飞虱、玉米粗缩病、花生叶斑病及地下害虫等的防治工作,以确保秋作物健壮成长,为秋作物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即墨市农业局供稿)
相关新闻
- 青岛市崂山区晓望社区 2017-09-19
- 青岛市黄岛区大泥沟头村 2017-09-19
- 连云港市举行外向型农业专题培训班 2015-05-20
- 青岛市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简报第76期 2012-11-28
- 青岛市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简报第75期 20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