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山东省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
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山东省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对提高全省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引导全社会重视农业科技、支持农业科技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广大农村营造出“学科技、用科技”的浓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截止今年4月底,全省共举办培训班1730个,培训农民71万人次,进村入户指导2.2万次,指导农户119万户,指导服务面积2000多万亩,为山东夺取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科学制定方案,启动行动开展
山东省农业厅研究制定下发了《山东省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方案》,就活动的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培训内容、主要活动、实施步骤、组织方式和保障措施作了具体的规定,对大培训行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全省迅速启动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各地各单位按照省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落实工作责任,采取切实措施,开展标志活动,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在全省迅速、深入地开展起来。泰安市在大汶口镇举办了“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力促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活动仪式,启动本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取得实效
在活动开展中,山东省注重行政领导与技术专家相结合,科技服务与项目实施相结合,开展下乡活动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实行层层包干,强化资源整合,充分调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专家顾问团、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等技术力量,切实做到关键环节主动下乡,突发事件及时下乡,农民咨询随时下乡。广泛动员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等方面的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积极投身于大培训行动,培训工作扎实深入开展。滨州市采取市级科技人员包县区,县乡级科技人员包村到户的方法,列出明细表格,明确每个技术人员的服务区域,落实了工作责任,保证及时指导服务。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使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取得实效有了切实保障。
三、开展科技下乡,搞好农业科技服务
一是发布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突出推广重点。为强化技术指导,山东省农业厅与省科技厅联合在全省广泛征集了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并组织专家进行筛选论证,最后向社会公开发布了2012年主推技术52项、主导品种86个,切实发挥先进技术成果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二是组织专家巡回指导。2月底、3月初,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队与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团队专家,组成专家组分赴全省17个进行巡回指导,对各地春季农业生产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三是组织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力保粮食总产“十连增”。为确保省委省府提出的全省粮食连续十年增产,力争总产达到900亿斤的任务,山东省启动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在全省组织万名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里,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咨询服务。如烟台市组织开展“农民科技周活动”。组织农业、渔业、畜牧、农机等方面的专家,围绕粮油、果树、蔬菜、畜牧、水产等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培训、现场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为广大农民提供急需的科技知识。四是充分利用快捷媒体,扩大技术推广和传播的覆盖面。省里通过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在全省范围开展春季麦田管理技术培训。东营市通过市、县农业科技电视专题栏目和手机短信二个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指导农民因地制宜搞好分类管理。
四、实施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素质
一是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结合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在全省24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培训基地组织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共培训基层农技人员4100人,提高了基层农技人员的科技素质和推广能力。二是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在全省安排60个项目县,紧紧围绕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以粮油、蔬菜、果品、棉花、畜牧、水产品及其他特色产业的关键生产技术为重点,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分层次开展培训。计划培训农民辅导员、示范农户25.2万人。三是组织开展新型农民创业培训。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等省内农业高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农村创业带头人(村两委成员)和农村初始创业者进行系统的集中培训,加快培养农村带头人和创业人才。全省计划培训农村各类创业人才1.7万人。
五、强化督导检查,提高工作质量
为使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取得实效,山东省强化督导检查,将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科技人员重要考核指标,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开展,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显著成效。加强大培训行动的调度和管理,实行进展情况报告制度,在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上公布各地进展情况。活动结束对活动进行认真总结,省里统一进行绩效考评,并以此作为安排相关农业项目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