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科技促进年简报第4期
安徽省农业科技促进年简报第4期
含山县扎实推进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含山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省委1号文件精神,以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为契机,主动作为,加大投入,扎实推进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步伐,促进了农技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建设统筹。含山县加大力度,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的要求,坚持整体推进,将乡镇农技站、林业站、水利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四站合一”,合署办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全县大农业生产发展服务。
2、落实乡镇站建设资金。该县针对乡镇站条件建设资金缺乏情况,县政府拿出800万元,每个乡镇站投入约100万元,用于新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站。
3、解决建设用地。根据原农技站在2000年撤站后,房屋被变卖、农技人员无办公场所等情况,县政府特批所辖8个镇,每个镇划拔建设用地1.5亩,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经费”原则,新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站,其建筑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
4、择优选聘农技人员。2000年原农技站撤并后,乡镇站老人员被乡镇挪作他用,甚至有的改行。在此次改革中,县里专门核编农技人员52名,并根据对口纳入原则,在摸清各镇现有农技人员身份、学历、在编在岗情况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了44位农技人员,不足人员公开招考。
5、解决推广经费。为保障农技推广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县财政从2011年开始直接按每个乡镇站每名农技人员1.3万元的农技推广经费,统一划拨到各乡镇农技推广站,平均每个乡镇站农技推广经费7.8万元,并随着工作的需要,县财政将逐年增加农技推广专项工作经费。同时,为了促进粮棉油等五大主导产业向规模化、高效化方向发展,2011年县政府出台《含山县产业化引导专项资金暂行使用办法》,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引导资金,重点对水稻、棉花、油菜、水产、畜禽等五大主导产业的规模种养大户、优质农产品基地进行奖补。
6、强化人员管理。为加强乡镇站“三权”回收后人员管理,该县农委与选聘的农技人员分别签订“目标管理协议书”,对农技人员工作实行“责、权、利”目标考核管理。同时建立县农委领导包镇制度、一把手月调度制度、农技人员培训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由县农委一把手亲自主持,各镇农技站长和5个产业组长参加的农技推广工作调度会,对服务不到位,农民满意度不高的农技人员,由县农委一把手亲自找其谈话。同时每个月县农委不定期对100名农技员包村联户实施情况进行电话抽查,并把该抽查结果纳入技术指导员年度考核内容。
农机农技结合助力增产增收
___怀远县农机局扎实开展“包村联户”活动
怀远县是我省乃至全国的农机大县,全县共有农用机械28万台。今年以来,怀远县农机局把“包村联户”活动作为联系服务群众、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载体,着力在组织谋划、服务基层、健全机制上下功夫,推动“包村联户”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一、注重两个结合
“包村联户”目的在于通过指导科技示范户,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到社、入户。一是在活动开展形式上注重科技下乡与单位重点工作相结合,结合单位工作性质特点,适时将农机政策、田管知识等传授给服务对象;二是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遇到共性问题、临时性大事及时组织集中培训,对个别农户突出问题采取上门指导服务,做到灵活机动、形式多样,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科技指导服务带来的实惠。
二、建立短信服务平台
该县农机局利用现代科技搭建了一个(飞信)短信服务平台,将农机大户信息输入电脑,定期将购机补贴政策、跨区作业信息、春季田管理知识、水稻育秧注意事项等通过短信平台发给农机大户,让他们及时掌握信息,做好春耕春管。
三、建立“一卡一本一账”制度
每个包村联户农机技术员手上都有一张联系户情记录卡,详细记录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针对不同情况开展指导服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每人一本工作日志,记录服务方式、服务主要内容,每次入户指导时,服务对象都要确认签名;每人一本民情账,每次进行技术指导服务的同时,要收集农机户的需求信息,回来后整理汇总,集中研究下次活动指导重点。
四、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该县农机局把农机技术人员服务情况作为考核重点,将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考核重要依据,同时考核结果与年终考评、职称晋升挂钩。对作用明显,服务对象满意的重点奖励,对服务对象满意度差的取消下年服务资格,不得参加任何评优评奖,切实推动包村联户工作有实效。
相关新闻
- 安徽省农业科技促进年简报第3期 201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