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掀起春耕生产高潮全力促进江西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在春耕生产进入关键时节和汛期即将来临之际,为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对今年的春耕生产和防汛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江西省政府于3月24日在南昌召开了全省春耕生产暨防汛工作会议。
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到会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达恒主持会议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省政协副主席王林森,省军区副司令员陈健,省政府副秘书长赵泽华,省农业厅党委书记萧茂普,省农业厅厅长毛惠忠,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出席。赵泽华副秘书长在会上宣读了省政府关于表彰2008年度“鄱湖杯”水利建设先进单位的通报。毛惠忠厅长和孙晓山厅长分别在会上发言。
吴新雄省长在讲话中深刻地阐述了抓好今年春耕生产和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并就今年的春耕生产和防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吴新雄指出,近年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防汛工作,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去年,成功抗御了萍乡上栗等地局部特大山洪灾害,有效减轻了人员伤亡,得到胡锦涛总书记、回良玉副总理的充分肯定;粮食生产也已连续五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5年增幅超过9%。成绩来之不易,务必倍加珍惜。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在面临严峻挑战的非常之期,不仅要有非常之策,更需要下非常之力,方能收到非常之效。要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着力发挥优势,善于捕捉和把握机遇,注重危中求进、危中寻机。各级政府要站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春耕生产和防汛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尽可能把形势估计得严峻一些,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各项措施做得扎实一些,扎扎实实做好春耕生产和防汛工作,为全省不断迈出富民兴赣新步伐作出新的贡献。今年全省的防汛工作仍然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中心;突出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和中小河流的防洪安全这三个重点;努力确保全省所有水库不垮坝,确保万亩以上圩堤不溃决,确保不发生大面积的严重内涝,确保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不受淹,确保一旦发生山洪地质灾害不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各地各部门围绕这一总目标,抓重点,解难点,攻弱点,从五个方面强化防汛实战。要从提高防汛实战的角度,努力强化防灾抗灾措施。一是要着力抓好水利工程建设。二是要着力抓好预测预报预警工作。三是要着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四是要科学指挥调度。五是要着力强化防汛保障能力。
吴新雄省长指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各地各部门务必把春耕生产作为当前的一项大事、急事、要事来抓,深入持久地掀起春耕生产工作的热潮。要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全力抓好农业农村工作。一要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始终坚持“两个不动摇”:即江西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不动摇、江西肩负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的责任不动摇。要围绕今年粮食总产力争达到395亿斤以上、农民增收8%以上的目标,着力实施好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沃土工程、造地增粮富民工程、良种推广工程、高产创建示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农机化工程、水源和灌溉工程、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农业保障服务工程十大工程建设,千方百计保证今年粮食面积稳定在5400万亩以上,千方百计完成“新增百亿斤优质商品粮工程”任务。二要坚决贯彻强农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真正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今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大政策,面向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占了相当比例。省里也相应推出了许多举措,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里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好,把农业农村各方面的工作谋划好,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要创新工作方式,完善补贴办法,增加补贴资金。同时,要加强督促检查工作,使各项强农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兑现给群众。三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以国家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为抓手,加大我省柑桔、水产、生猪、水禽等主导产业的培育,进一步提高优势区域产业经济的集聚度。要以组织实施新增百万吨油料工程、百万亩优质绿茶基地建设工程、百万亩城市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千万亩柑橘发展产业化工程、鄱阳湖现代渔业发展“双百”工程等项目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加工增值能力,不断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四要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大力实施“四大工程”:一是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各类大中型流通企业直接到试点县(市、区)的乡村投资建设连锁“农家店”。二是实施家电下乡工程。建立“家电下乡”管理监督机制,及时调度家电下乡销售和补贴兑付情况,确保补给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三是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充分运用中央和省级政策资金,引导拉动企业和社会投资,支持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培育一批骨干农产品龙头企业。四是实施“双进工程”。加快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引导购物、餐饮、服务、连锁企业进入社区,不断完善社区商业功能,方便群众生活。五要推进农民工就业,掀起新一轮全民创业热潮。今年农民就业问题相当突出。各级政府要扎实推进“农民工回乡创业工程”,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培训和指导。省政府出台的17条鼓励工业园区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和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以及前不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等七部门又共同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各地要逐一进行落实。同时,要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农民工开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
吴新雄省长强调,今年我省防汛形势严峻,实现粮食连续六年增产的任务艰巨。面对困难,我们要不言败、不言退、不言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切实加强领导,努力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要强化领导,全面落实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春耕生产第一线和防洪工程现场,靠前指挥,科学决策,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要加强协调,形成强大合力。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以及承担了防汛任务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增强防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检查防汛准备到位情况,落实责任领导、职能部门和联系人,落实预案、设备和物资,确保一声令下,能拉得出、顶得住、打得赢。针对当前春耕生产的实际,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主动搞好各项服务,提供技术、资金、物资、信息等保障,特别是要增加支农资金,加快拨付进度,及早落实到基层。三要转变作风,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履职尽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多为基层着想、多为基层服务,要扑下身子摸实情,深入调查研究,多出真招实策、多拿真金白银、多办实事好事。
陈达恒副省长在讲话中指出,各地各部门要深刻领会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按照吴新雄省长的讲话要求,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促进春季农业发展,特别是搞好春耕生产,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力求早动员、早部署、早见效,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要着力营造促春耕的浓厚氛围。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分一刻值千金。抓好春耕生产,最紧迫的是要抢在前、抓在先。从总体上看,今年我省备耕工作见事早、行动快、抓得实。从2月份开始,全省各地陆续开展了“保增长、促春耕”四项主题活动,通过政策大宣讲、科技大下乡和干群大联动,有力促进了春耕备耕和春季农业生产,呈现出早稻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农资价格总体平衡、养殖业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开了个好头。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农民工就业问题突出、农民增收步伐放缓,直接反映到部分农民对春耕备耕的投入不足,对农业发展的热情不高,存在放松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倾向。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今年春耕生产的特殊重要性,咬定全年农业增长的目标不动摇,坚定农民增收的信心不退缩,继续深入推进四项主题活动,切实把声势造大,把氛围搞浓,全方位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坚决打好全省春耕生产的攻坚战。二要着力落实促春耕的政策措施。今年中央连续第6年出台了以支持“三农”为主题的1号文件,省委也下发了贯彻意见,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地通过组织万名干部下乡宣讲,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当前,要把政策宣讲和政策落实结合起来,既要把支农政策向农民群众讲深讲透,力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更要加大落实政策的力度,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应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特别是国家提前预拨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等财政资金,要按照中央要求,在春播前及时足额地落实到有关农机企业和农户,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促春耕的强大效应。三要着力优化促春耕的各项服务。要继续深入开展万名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和百万农机闹春耕活动,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不断创新科技下乡内容,着重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力求通过组织一次活动、突出一个主题、让农民掌握好一门技术,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要围绕春播春熟作物的田间管理,实行分类指导,切实抓好清沟排水、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力争有个好收成;要围绕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加强疫情监测预警,积极落实和完善防控预案,突出加大集中免疫力度,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挡”。二是创新科技下乡的方式,要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的作用,实行农民出题、行政搭台、科研攻关、教育培训的动行机制,积极推行专家包片、技术人员包户、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的动行模式,努力促使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三是创新科技下乡载体,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切实办好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努力实现科技下乡由季节性、阶段性活动,向经常性和固定性服务的转变,着力建立科技下乡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四要着力凝聚促春耕的强大合力。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发改委和财政部门,要主动将“三农”工作,作为重点支持的领域,该出的措施要早出台、该批的项目要早批准、该下的资金要早下达;农业、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要大力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积极开展农资打假,努力保障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供应,尽量满足农用柴油和农村用电需求,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气象和水文等部门,要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科学分析雨情水情,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金融部门要努力增加小额信贷规模,大力帮助农民解决资金紧缺的困难,多出真招实策、多拿真金白银、多办实事好事,确保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陈达恒副省长还就全省防汛工作和统筹兼顾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森林防火;扶贫工作;大力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等进行了部署。
毛惠忠厅长在会上简要传达了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我省的情况和特点,就进一步做好全省春耕生产工作发言。他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今年我省春耕备耕工作进展顺利,呈现出思想发动早、重视程度高、惠农政策实的良好势头。主要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重农抓粮行动更加积极自觉。开春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年农业和粮食生产目标,做到早部署、早落实、早行动,为推进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各地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层层落实,进一步深化了对农业发展的认识,为抓好春耕生产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春耕备耕宣传更加深入广泛。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对惠农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时间较往年要早,举措较往年要实,形式较往年要新,声势较往年要大,效果较往年要好。三是应对困难和挑战措施更加扎实具体。面对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工就业问题突出等诸多不利因素,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沉着应对,创新思路,细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应对机制。四是强农惠农政策推动春耕生产更加直接有力。今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三农”作为优先支持的重点,并且大幅度增加了农机具购置补贴、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各地也普遍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五是农业部门服务春耕生产更加主动高效。各级农业部门早谋划、快行动,迅速掀起春耕备耕热潮。从目前看,我省春季农业生产总体情况良好,呈现出“三稳”的好态势:一是早稻播种面积稳中有增。二是农资价格总体平稳。三是养殖业稳定发展。
毛惠忠厅长说,春争日,夏争时。当前农时紧、农时多、任务重。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吴省长重要讲话精神,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抢抓农时、狠抓落实,突出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粮食生产要“四落实”。一是落实面积。二是落实政策。三是落实高产创建技术。四是落实防病灭虫措施。(二)农业结构调整要“三突出”。一是突出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二是突出发展畜禽养殖业。三是突出发展现代渔业。(三)农业科技服务要“四强化”。一是强化粮棉油高产创建。二是强化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三是强化农业机械化推广。四是强化农业信息引导。(四)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要“三到位”。一是农资供应要到位。二是农资市场监管要到位。三是农资下乡进村宣传要到位。(五)农民工培训要“两加强”。一是加强农民工转移培训。二是加强农民工的创业培训。毛惠忠厅长最后强调,要抓紧完成中央扩大内需农业项目建设。各地和各项目单位一定要抓住当前有利的天气条件,加强分类指导和工作督促,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工,圆满实现农业投资拉内需、打基础、保增长的目标。要抓紧研究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中央帮助解决基本建设经费、省负责安排技术推广经费、县负责解决人员经费的思路,我厅已完成《江西省2009-2010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与能力建设规划》初稿,各级农业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制定相应建设规划,力争在三年内建立比较健全的农技推广体系。
会上,省防总向各设区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了防汛目标任务书,省气象局、省水文局通报了汛期降雨和洪水趋势分析情况,并为获得2008年度“鄱湖杯”水利建设先进单位的代表颁奖。
各设区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省农业厅、水利厅有关厅领导和省防总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各设区市农业(果业、水产)、水利局长和防办主任,省农业厅机关及厅直单位和省水利厅机关及厅直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提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