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全力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加大灾后恢复重建力度
近期,重庆市遭遇了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给该市大部分地区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断水断电的情况。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部署抢险救灾工作。据气象预测,从2月2日开始,该市气温将缓慢回升,雨水天气趋于结束。全市在继续全力做好当前抗灾救灾工作的同时,还将加大灾后恢复重建力度。
(一)全力保障道路交通的畅通。一是继续组织交通和受灾区县采取撒盐、泼沙、除学、破冰灯多种措施,加大道路的畅通力度。二是全力确保高速公路畅通,组建雨雪天气交通运输应急班子,在通行受阻严重的路段设置应急处置机构,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配备安全装备和应急处置设施,力争高速公路24小时畅通,并及时为滞留驾乘人员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三是确保国省干道的畅通,对干线公路艘阻严重的巫溪、成口、酉阳三县分别给予50万元公路灾害补助资金。四是严格客运车流发班监管,密切掌握干线公路运行情况,尽量防止旅客滞留途中,同时加强雨雪天气行车安全知识宣传,严防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五是全面落实绿色通道政策,对运送现货农产品和电媒的货运车辆,一律实行绿色通道政策,确保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六是积极做好灾后旅客运输准备,针对雪雨天气后,旅客将骤增的情况,积极做好班线、公交运力准备,制定应急预案,交通、铁路、民航、水运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合作,科学调配运力,确保灾后旅客出行顺畅。七是在各大铁路站点设立临时安置点,妥善安置暂时无法返乡的群众。八是及时通报全市交通运输情况和通行情况。
(二)加强能源供应。市能源供应各部门积极组织调运电力、油料等支援重灾区县,保障重灾区县能源供应。近日,该市电力主网最大负荷需求677万千瓦,需要电量12500万千瓦时,主网实际最大可供出电540万千瓦,实际供电量11000万千瓦时,电力缺口约120万千瓦,电量缺口约1500万千瓦时,鉴于这种情况,市电力公司首先组织力量到灾区对毁损电力设施设备抢修维修,同时,按照保民用,保重点原则,有保有限,实行有序用电,让电于民,对限制类的高耗能、高排放、工艺落后的企业坚决断电,对冶金、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其他企业采取减压负荷,强制限电措施,对一般性生产企业实行轮休。
所有发电企业都将加大电媒组织力度,加强设备维护和生产管理,确保发电社产平稳,同时,积极寻求国家电网公司和华中电网公司在外购电方面对我是予以支持。市天然气公司加大天然气供应和管网修复力度,全力保障灾区居民用气,全市成品油、液化石油库存充足,市水利局、水务集团正在全面摸清受冻害影响爆裂的水管、水表,乡镇集中供水等设施损失情况,积极组织贡税物资、抢修贡税管网,保障灾区供水所需。
(三)加快农业生产恢复。一是及时下发了《农业生产防冻技术要点》,指导全市农业生产抗寒防冻工作。二是组织粮油、畜牧、蔬菜、柑橘等技术专家现场指导救灾。三是通过重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发布、解答、咨询抗灾救灾措施。四是积极协调区县组织蔬菜等种子、种苗,帮助恢复农业生产。
(四)加大商品市场供应。加强对主要农产品的货源组织督促指导生猪屠宰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到市内外生产加工基地收购渠道,增加猪、肉、蔬菜、粮油、禽蛋的市场供应,全面落实现货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优先安排肉、禽、蛋、蔬菜等产品运输,确保市场供应不断档脱销,同时,市商委将分赴灾区,开展督促检查,千方百计保障市场供给和物价稳定。
(五)切实关心群众生活。加强各项政策措施的检查和督察,确保落实到位。重庆警备区、驻渝部队已准备好抢险救灾队伍和物资,按全市统一安排,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市民政等积极调运衣物棉被等救助物品,尽快法网灾区,解决受灾群众的越冬饱暖问题,对全市流浪人员实施救助,已救助流浪人员1752名,市卫生部门认真做好广大病人的医疗保障和各种灾害事故的卫生应急准备,加强了医疗巡诊工作,在滞留群众比较冀中的路段,设立临时医疗点和医疗巡回小分队的形式,做好群众医疗保障工作,对农村困难群众以及五保户和城市低保户开展送医送药活动,确保广大群众有病能够得到及时的医治。(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