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 > 地方动态

借势奥运 济源农产品质量上层楼

日期: 2008-09-16 10:59 作者: 冯淑娟 贾永贵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近日,在河南省农业厅组织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济源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依旧为零,3年来连续5次实现监测成绩全省第一。

  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年来的良好表现为济源赢得了今年奥运期间供京的机遇,8月23日至10月30日,该市有番茄、黄瓜、杏等6个品种共1300吨安全、优质的果蔬农产品直供北京。为确保奥运会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该市完善了农产品生产记录,加强了产地监督和技术指导,健全了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这些举措都推动着济源农产品向质量监管严格、标志清楚、质量可追溯的目标迈进。

  生产查有根、追有据

  轵城镇牛庄蔬菜种植基地的种植户牛战红说,从种子的选用到施肥、浇水、农药使用等情况,都要详细填写进由济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统一印发的《农产品生产记录》里。“可别小瞧了这个小本子,作用大着哩。”牛战红自豪地说,“你看看,我们的蔬菜都是严格按照市农业局质量检测中心提供的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从不使用高毒农药,并且每次农事操作都有严格的记录,保证吃着放心!”

  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出了“田间记录制”,让种植户把选种、施肥、浇水、农药使用情况等详细记录到《农产品生产记录本》上,做到查有根、追有据。目前,该市玉泉办事处南水屯、西水屯、陆家岭和轵城宏泉、西轵城5个村的1000余户菜农每天都在做着这样的记录。

  为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济源市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通过建立农户编码系统、投入品记录卡制度和包装贮运制度,逐步做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从源头上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产地有监督,重指导

  济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全市各镇办聘请了19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负责对所在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组织开展标准化生产和技术培训,监督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流通行为,协助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等。玉泉办事处农产品质量监督员康有亮打了个比方:“我们就是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安装在蔬菜种植基地的‘摄像头’,通过我们就能随时了解产地的情况。”

  在无公害产地选择上,市质检中心结合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库,严格进行产地环境检测,确保大气、水、土壤等主要环境指标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市农药、化肥、种子等多个农业投入品监管部门齐抓共管,对农资市场进行排查,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在市场上的流通销售,降低了农业投入品对农产品的污染。

  与此同时,在所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都有一套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定期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农民掌握科学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农产品入市逢进必检

  一大早,农业部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南街集贸市场买菜的人群中,就有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忙着到各个摊点采集样品,然后再拿到市场检测室进行检测。他们就是南街集贸市场质量检测室的检测员。

  为实现一家一户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创新管理模式,对严格按照操作技术规程进行生产、产品经检验合格的农户发放无公害农产品销售证,证上记录农户的基本情况、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编号、农户编码等信息,所有持证农户凭证可免检入市。同时完善和延伸检测网络,在全市16个镇建立农产品检测室21个,其中产地检测室16个。基层检测人员定期对基地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检测,严把基地农产品准出关。

  除取得无公害农产品销售证的农户可免检入市、经产地检测室检测合格的蔬菜水果要索票抽检外,其余蔬菜水果则逢进必检。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在市区各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建立检测室,对入市销售的农产品实行现场检测,不合格农产品由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执法人员监督进行无害化销毁。如果该产品来自本市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将吊销生产基地的无公害农产品销售证。6月29日和7月3日,该中心分别对在南街集贸市场发现的农药残留超标辣椒进行了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