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 > 地方动态

昌平为奥运期间农产品销售保驾护航

日期: 2008-08-01 14:04 作者: 王昭倩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7月至9月是北京市昌平区大桃的成熟期,今年这段时间正值北京实施奥运期间交通管制,外地车进不来,本地车不达标进不了城,约700万斤大桃的销售难题一度让果农一筹莫展。昌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奥运期间的大桃营销工作,在倾力保障奥运会铁人三项赛、奥运会公路自行车赛(昌平段)、残奥会公路自行车赛的同时,出台了《关于农产品销售及运输保障工作安排意见》,采取对口支援、多部门联动、组建“绿色车队”、政府保护价收购、联系企业、市场收购、区内媒体广泛宣传等有力措施建设奥运期间的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一解果农的燃眉之急。

  南部发达镇街支援果品生产镇。昌平区南部发达镇街与果品生产镇实现了对接,由发达镇为受援镇提供销售场所和进入人口密集的社区的便利条件,在农户与市场、社区居民间打通了一条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城北街道北环市场特地开辟33个特殊摊位,销售来自流村镇、十三陵镇、长陵镇的鲜桃。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北七家镇大型社区多,居住人口密集,为大桃的销售创造了机会,通过两镇的对接,长陵镇已成功在北七家镇的各社区开展销售工作。

  “地头市场”、“媒体市场”助力销售。在区内水屯、北环早市等农贸市场设立“专区专柜市场”;促进果品生产镇与南部发达镇街有效对接,建立“社区市场”;联系外地果品批发商进区收购,发展“外埠市场”;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安排相应农产品保护价收购,形成“政府市场”,在这四大市场之外,田间地头、公路两侧开辟的“地头市场”,通过“221”平台、北京农业信息网、12316语音系统、昌平电视台等开辟的“媒体市场”同样引人注目。“媒体市场”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主动为果农牵线搭桥,吸引了众多商家和消费者的目光,有效促进了大桃的销售。

  政府主导开展保护价收购。在采取各项促销措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前提下,由区林业局“殿后”,组织五支服务小组,分别赴南口、流村、十三陵、长陵等镇,以保护价收购大桃。同时还积极开展与市内及周边省市果品批发商洽谈鲜桃销售工作。该区鲜绿安公司与河北赤城果商已基本确定购销协议,计划每日购销鲜桃5000公斤;区林业局果品加工厂随时可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的果品,加工能力可达100万公斤。

  据悉,昌平区内各部门都已积极行动起来,该区农委、林业局、农服中心、城管大队、工商分局、交通支队、财政局等部门都在努力为农户的农产品销售及运输提供场地、车辆、资金等便利条件,全力促进大桃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