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百乡万户调查 > 工作动态

山东:寿光蔬菜“三招”保质量

日期: 2014-04-10 17:05 作者: 来源: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信息宣传组 【字体: 打印本页

  质量安全是蔬菜产业的生命,蔬菜产业是寿光市的立市之本。调查组近日来到山东寿光,市农业局局长杨维建说:“前些年,为追求蔬菜产量,我们大水大肥发展蔬菜产业,导致土壤硝酸盐沉积,药残屡禁不绝。这几年,我们持续抓土壤改良、抓科学植保、抓全域化可追溯体系,今年一季度省级例行监测中寿光蔬菜合格率达到了100%”。寿光是如何保证蔬菜质量安全的?调查组来到蔬菜企业、生产基地、物流园、检测中心进行深入调研。

  施有机肥改土提质。三元朱村种菜示范户王继成说,过去大水大肥“易生病”,现在村民种菜施肥追求的是科学适量,施用有机菌肥,不仅肥料利用率和蔬菜产量提高了,而且产出的菜口感更好、品相更优、销路更广。从2010年开始,市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实施设施蔬菜“沃土工程”,推广有机质含量超过70%、活性菌群每克不低于2000个的生物有机肥,3年来共改良7万多亩土地,土壤有机质从1.6%提高到1.8%。

  科学防治上下功夫。土壤传染病和根结线虫病是设施蔬菜的“顽症”,过去农民往往过量或者错时施药,效果不好且污染环境。寿光市阳光蔬菜温室大棚研究所所长王友福说,“标本兼治,关键在防”,比如砧木嫁接可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闷棚”可杀死土壤病菌,基质栽培更能直接切断土传病害的传播源。中农立华公司业务主管张秀英介绍,通过对温室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等大数据进行分析,给生产基地提供综合预防植保方案,有计划地开展防病治病,不仅成本下降,产量和质量还有提升。兴隆村种菜大户老刘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采用定期预防植保方案后,一棚水果黄瓜投入品成本降低了1/3,相当于多收入3000元。

  探索全程可追溯体系。“没有产地准出,就无法保证市场准入”,寿光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陈永智说。寿光正在探索通过二维码记录信息,实现生产、管理、加工、销售全程可追溯。在桑家合作社直销门店,我们用微信扫描菜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农户姓名、大棚编号、施肥用药记录、采摘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上市蔬菜质量可追溯到户到棚。

  调查组认为,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抓生产、抓监管至关重要,要逐步建立起政府强化监管执法、市场引导标准化生产、行业自律服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运用市场倒逼机制,引导和激励优质农产品生产。

                     (赴山东调查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