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南、抚宁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比较
调查组重点调研的滦南县、抚宁县都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也是全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县。解剖“两只麻雀”,对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颇具价值。
过去,两县主要采取深埋方式处理病死动物,既受土地资源制约,又存在污染地下水和病死动物被盗挖的风险。滦南县曾尝试改进传统深埋方式,在柏各庄镇试点建设了5个50立方米的化尸井,但不到一个月就全部被死猪填满,不得不全部填埋废弃。土地资源占用少、环境污染小、处理效率高、副产品可资源化利用,成为两地选择无害化处理方式的必备要素。为此,两县于2012年建设了无害化处理厂,按照“私人经营、政府补贴”的模式运作,具体模式各有不同。
在无害化处理厂建设上,滦南县完全由个人投资,抚宁县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投资。滦南县的杨右岭从事畜禽产品物流多年,县畜牧局动员他利用现有厂房,投资300万元建成无害化处理厂,主体为批处理5吨的高温高压化制设备。抚宁县利用北戴河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财政投入200万元,单力军个人投入227.5万元,建成“广益畜禽无害化处理厂”,主体为批处理0.5吨的焚烧炉。
在病死动物的收集上,滦南县由兽医部门和无害化处理厂共同负责,收集处理量大;抚宁县完全由无害化处理厂负责,收集处理量相对较少。滦南县在12个区域兽医站设立病死猪收集点。区域站(自收自支单位)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中提取10元/头作为工作经费,补贴养殖场40元/头。2013年,该县出栏生猪120万头,共处理病死猪10万头。抚宁县由养殖场直接联系无害化处理厂装运,病死猪数量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驻厂兽医填报,补贴养殖场40元/头。2013年,该县出栏生猪106.36万头,共处理病死猪3.8万余头。
在副产品价值上,滦南县化制处理的副产品是油脂和肉骨粉,油脂可作生物柴油原料。肉骨粉按现行规定,不能作为饲料原料使用,经降解用于制作有机肥,与作为饲料的经济效益差距在3000元/吨左右。在抚宁县,焚烧处理的副产品几乎没有价值。
在成本收益上,滦南县无害化处理厂主要靠补贴维持运转。年处理病死猪10万头耗电41万度计40万元,耗煤800吨计56万元,加上3辆运输车、12名员工、设备折旧、水费、污水处理费、土地租金等,成本合计197万元。产出油脂10%、肉骨粉15%左右,计59万元;该县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中按20元/头给予补贴,计200万,收入合计259万元。照此核算,年盈余60万元左右。
抚宁县无害化处理厂完全靠补贴运转。年处理病死猪4万头耗油160吨计64万元,5辆运输车,16名员工,加上设备折旧、土地租金等费用,成本合计160万元左右。该县按40元/头给予补贴,收入合计160万,没有盈余。
在调整方向上,滦南县打算继续采用化制方式。杨右岭投资在建10吨、5吨高温高压化制处理线各1条。抚宁县打算尝试生物降解方式,增加副产品产出。新引进的生物降解设备处理病死动物每吨成本500元左右,产生的有机肥每吨价格500元左右。但这种处理方式温度等参数是否达到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尚待验证。
调查组针对试点情况,提出建议:一是明确养殖场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强化要求。二是解决无害化处理副产品用途问题。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处理病死畜禽,其副产品动物卫生安全风险较低,建议研究将其纳入饲料原料目录。三是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将各类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纳入补贴范围;研究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标准,将核心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对收集点和处理厂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助;对养殖量大、无害化处理任务重的地区,因其工作对周边地域(流域)影响较大,建议国家财政给予奖补。四是发挥政策性保险的作用。督促各地落实商品猪保险补贴,加强与有关保险公司的沟通合作,推广商品猪保险。五是及时总结推广试点地区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
(赴河北调查组供稿)
相关新闻
- 20个村纳入中高风险区,村里的畜禽养殖怎么办?畜产品怎么销售出去——河北:多措并举保障畜... 2021-01-20
- 河北省首届梨电商大会开幕 万商齐聚威县助推梨产业发展 2020-09-07
- 河北新发地:让京津冀“菜篮子”物丰质优 2020-06-22
- 河北历史上首次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 2020-05-29
- “丰收冀”大型网络直播活动即将开始 快来收看吧! 2019-09-23